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本页分享到“朋友圈”中。
2025-07-01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浏览数:1
早上9点,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南侧的海珀尔加氢站刚结束早高峰的加氢工作,兴40路氢能公交司机王刚像往常一样,驾驶着公交车
早上9点,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南侧的海珀尔加氢站刚结束早高峰的加氢工作,兴40路氢能公交司机王刚像往常一样,驾驶着公交车,熟练地驶入站内准备加氢。“比燃油车加油还快,一般10分钟左右就加满了,能跑400公里。”他轻触启动键,这辆蓝白相间的公交车无声地驶出站台,开启一天的运营旅程。
兴40路氢能公交驶出海珀尔加氢站。 人民网记者 尹星云摄
兴40路是大兴区的氢能公交车示范线路,也是观察北京氢能产业发展的一个鲜活样本。
王师傅与氢能公交的结缘始于两年前。2023年5月,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首条氢能公交线路正式上路,这位开了十五年柴油车的老司机充满疑虑:“氢气会不会爆炸?半路没气了怎么办?”
兴40路氢能公交司机王师傅。 人民网记者 许峥摄
如今,他已经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氢能“义务宣传员”。“不少乘客第一次坐这车觉得很新鲜,问什么是氢能车,我现在都能流利解答了。”王师傅一边笑一边细数着氢能车的优点,“氢能车特别环保,燃烧的是氢,排出的是水。噪音相当小,坐着很舒服,什么异味都没有。而且加氢站对公交车都有绿色通道,加氢口直接插上加氢,非常方便。”
兴40路氢能公交行驶在路上。 人民网记者 尹星云摄
变化不仅发生在驾驶舱。在终点站生物医药基地站,乘客李女士发现:“以前柴油车进站总有股味道,现在带孩子乘车再也不捂鼻子了。”数据显示,这条线路累计载客已超百万人次,被誉为“未来能源”的氢能,正快速融入百姓生活。
投用氢能公交车,是大兴敏锐捕捉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势头、为氢能产业提供丰富应用场景的一个缩影。
当兴40路穿行在城市街道时,一条马路之隔的海珀特北京公司内,全球首款千公里长续航燃料电池重卡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商业化落地工作。这批载重49吨的巨无霸,未来将承担干线物流、港口运输等多场景物流任务。
步入海珀特北京公司展示中心,一辆长着“高铁脸”的氢能重卡 “海珀特H49”映入眼帘:“子弹头”流线型车头、酷炫银白色车身、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尽显科技范儿。
氢能重卡 “海珀特H49”。 北京市大兴区委宣传部供图
海珀特市场营销中心市场推广经理韩强介绍,这款“海珀特H49”整车百公里氢耗在满载49吨高速行驶的工况下低至7.8kg,最高车速可达120km/h,在能效、续航里程、可靠耐久、高阶智驾等方面均取得突破。
“整车气态氢续航最大可达1000公里,相当于同类纯电车型的2-3倍。”韩强透露,目前,海珀特“H49”已完成多项标定及测试,正式进入小批量交付运营阶段,并将于明年正式量产上市。
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人民网记者 尹星云摄
这种突破正在形成示范效应。放眼整个大兴区,氢能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截至目前,已落地氢能企业260余家,形成了国氢科技、亿华通、美锦氢能、海德利森四大龙头企业引领,氢璞创能、中电丰业、海得利兹、清驰科技等八大潜力企业集聚的“4+8+N”氢能企业培育发展体系,核心技术覆盖氢能全产业链。
从2020年首批23家企业入驻,到如今260余家产业链企业汇聚……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用五年时间完成了从零到全球领先的跨越——这里不仅是全国首个覆盖氢能全产业链的示范区,更成为京津冀氢能产业的“创新心脏”。
五年来,大兴区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锚定氢能产业发展目标,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多维度持续发力,交出亮眼答卷。自规划建设以来,大兴区出台一系列专项扶持政策,设立氢能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企业落户、技术研发到市场推广给予全周期支持;同时,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与科研院所建立深度合作,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关键核心装备实现国产化突破。凭借良好的营商环境与产业生态,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吸引260余家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落户,从制氢、储氢、运氢到加氢、用氢,形成完备且紧密协同的全产业链条。
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人民网记者 尹星云摄
在产业空间和配套服务方面,2023年4月,示范区南区一期、二期建成,4.7万平方米的“摩天工厂”投用,为落地企业提供了紧缺的厂房空间和涉氢测试服务。前不久,南区三期的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也正式建成投用。该中心检验检测范围广泛,从燃料电池整车、核心零部件,到氢设施、汽车智能化,具备全生态检验检测认证能力,将填补华北地区燃料电池汽车检验检测环节的空白,为示范区氢能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未来,大兴区将依托现有氢能产业基础,加快建成世界级氢能应用“样板间”,全力打造“标杆氢区、绿色氢区、全球氢区”。
夜幕降临,兴40路结束当日最后一班运营。王师傅做完车辆检查后,习惯性看了看储氢罐压力表——指针稳稳停在安全区间。
这个瞬间,恰如大兴氢能产业的生动写照:曾经的前沿科技,正化作城市脉动的日常节拍。(何晶茹、崔东、高星、池梦蕊、尹星云、唐宋、许峥)
【延伸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h2fc.net/Technology/show-3168.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
微信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