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本页分享到“朋友圈”中。
2025-08-15 来源:西咸新区 浏览数:1
在秦创原·氢合湾-氢能汽车产业园(秦创原(泾河)智造创新产业园二期)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室外管网和室内安装作业。作为秦创原氢
在秦创原·氢合湾-氢能汽车产业园(秦创原(泾河)智造创新产业园二期)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室外管网和室内安装作业。作为秦创原氢能产业创新聚集区的重要板块,目前该项目整体进度已完成80%。近日来,连续高温,施工方进行内部协调、优化方案,确保项目进度不受影响。
四个厂房预计年底交付
产业园的展示中心里,巨大的沙盘模型清晰展现着这座151.3亩园区的蓝图:5个氢能产业定制厂房+4个大跨度厂房+1座综合配套楼” 的功能布局,配备氢燃料电池中试测试平台,精准适配氢燃料商用车、工程机械车等高端装备制造需求。
项目副经理张亚龙介绍:“目前整体工程进度已完成80%,钢结构厂房全部完工,混凝土结构厂房进入砌体及外墙板施工阶段。9号厂房已完工,3、10号厂房已完成外立面施工,6、7、8号厂房正进行室内安装,年底就能实现首批交付。”
在现场技术办公室,技术员代志成正在电脑前对地下室的管线布局进行优化。屏幕上的三维模型实时显示着每一个构件的参数,红色警示线标注出可能存在的碰撞点。“这套系统就像产业园的‘数字孪生’,让每个施工节点都精准可控。”他操作着鼠标,模型中的管道随指令平滑移动,“我们优化完善这些细节设计,能减少将来30%的施工变更量。”
细节里的创新密码
在园区的智慧工地中心,云筑智联平台大屏幕上的实时监测数据不停跳动:PM2.5浓度28微克/立方米,噪声52分贝,环保绿网覆盖率100%……园区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工程现场的各类资源实时管控,实行“样板先行”“质量三检”制度,实现了安全、质量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
绿色发展方面,园区同样不遗余力:建筑设计充分考虑自然通风与采光,优化建筑布局,减少能源消耗。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与空调系统,以及环保材料的广泛应用,共同构建了低碳、环保的生产环境。安全员师继斌指着地上的绿网说:“这些可降解绿网不仅防尘,三个月后还能自然降解成有机肥。”
不远处,9号厂房外立面泛着金属光泽。项目经理介绍说,园区创新采用岩棉夹芯金属复合板作为楼体外墙板。这种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保温性能,比传统墙板节能30%。同时,BIM技术的全面引入,更是实现了设计、施工信息的实时共享与协同工作,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与质量。
氢能完整产业链已经形成
和项目现场施工同步加速推进的,还有产业园的招商工作。“年底交付的厂房,现在就有企业等着入驻。”园区招商部负责人刘朝翻看着意向企业名单,手机里弹出新材料企业的邮件,约定下个月来园区考察。
秦创原·氢合湾-氢能汽车产业园建成后可实现招商面积11.6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完成招商52%。其中,质子汽车氢能商用车装配研发项目,和西安交通大学管晓宏院士团队“含氢零碳分布式能源中心”及能源装备中试基地项目已经正式签约。
作为秦创原氢能产业创新聚集区的重要板块,秦创原·氢合湾以打造“全国氢燃料电池产业示范区”和“氢能装备研发制造基地新标杆”为核心定位,践行着新区乃至省、市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目前,已有60余家氢能企业入驻氢合湾,初步形成包含“制-储-运-加-用”在内的完整产业链;企业数量占西安市氢能企业的一半以上、全省的三分之一。
与正在建设的二期氢能汽车产业园一路之隔,项目一期氢燃料电池产业园入驻率已达89%以上,已经投产的企业在2024年里总产值超12亿元。在这里,曾被国外垄断的“重卡心脏”氢燃料电池电堆正在旭氢时代洁净车间的全自动生产线上流转;盛世盈创通过科技力量产品涉及园区里的通勤车、景区中的游览工具、高空作业的无人机、守护安全的检测技术等,让“氢”这种清洁能量渗透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
【延伸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h2fc.net/Technology/show-3562.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
微信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