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制氢   |  储氢   |  运氢   |  加氢   |  燃料电池   |  氢能汽车   |  冶金   |  其他
当前位置: 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技术应用 >制氢 > 煤制氢与天然气制氢价格对比

煤制氢与天然气制氢价格对比

2025-11-13 来源:瑞麟氢能 浏览数:5

(一)中国最便宜的氢气怎么来的?中国要大规模、稳定地拿氢,当前最成熟、最便宜的路径仍是“煤”。在煤制氢的成本结构里,原料

(一)中国最便宜的氢气怎么来的?

中国要大规模、稳定地拿氢,当前最成熟、最便宜的路径仍是“煤”。在煤制氢的成本结构里,原料煤一家独大,占到总成本的 50% 左右。以一套业内常见的 54 万 Nm³/h 合成气产能装置为例,当 6000 大卡、含碳≥80% 的原料煤到厂价 600 元/t 时,出厂氢气成本约 8.85 元/kg——这一价格不仅低于多数可再生能源电解水项目,也比同规模的天然气制氢路线更具吸引力。

(二)气价一涨,煤制氢“躺赢”

在 10 万 Nm³/h 的制氢装置上,天然气价格每上涨 0.3 元/m³,氢气成本就抬升 0.8~0.9 元/kg;而煤价每上涨 50 元/t,氢气成本只增加约 0.4 元/kg。过去三年,国内天然气价格运行区间 1.5~4.8 元/m³,对应气制氢成本 11~19 元/kg;同期煤价 300~850 元/t,对应煤制氢成本 7~12 元/kg——煤价即使冲到历史高位,煤制氢仍比气制氢便宜 1/3 以上。对追求“稳价保供”的炼化、冶金企业而言,煤制氢几乎是不二选择。

图:煤制氢与天然气制氢价格对比(制氢装置为10万标方/小时

(三)碳减排账单:350~400 元/t 的“环保附加费”

便宜的背后是碳排。煤制氢每产 1 kg 氢约排放 19 kg CO₂,是天然气路线的 2.5 倍。为了把“黑氢”洗成“灰氢”甚至“蓝氢”,企业只能上马碳捕集与封存(CCS)。按《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发展路线图》给出的现价——350~400 元/t CO₂——煤制氢成本立刻被抬高 7 元/kg,总成本从 8.85 元/kg 飙升至 15.85 元/kg,与天然气制氢的高价区间几乎重叠。路线图承诺,2030 年 CCS 成本降到 210 元/t,2050 年再砍至 150 元/t,届时煤制氢的“环保附加费”可分别压缩到 4 元/kg 和 3 元/kg,重新夺回成本优势。

(四)未来:技术降本 + CO₂资源化

国内 CCS 仍处在示范阶段,能耗高、投资大、收益模式单一,是推高成本的主因。下一步,降低煤制氢“全生命周期”成本的两条主线清晰可见:

1. 技术端:开发低能耗吸收剂、大型化压缩机组、地下封存长周期监测技术,把捕集环节能耗再降 30%;

2. 市场端:把 CO₂ 从“废物”变“产品”,用于驱油(EOR)、化工、建材,甚至与绿氢耦合制甲醇,形成碳循环产业链。若 CO₂能卖到 200 元/t,就可抵消 60% 的捕集成本,煤制氢的“蓝氢”价格有望降回 10 元/kg 以内。

(五)结论

在可再生电价尚未普遍低于 0.15 元/kWh 之前,煤制氢仍将是中国氢源端的“压舱石”。但“便宜”不再是唯一指标,碳价、能耗双控、欧盟 CBAM 等外部成本正快速内部化。谁能在煤制氢装置里率先把 CCS 成本做到 150 元/t 以下,并把 CO₂变成正现金流,谁就能在未来 10 年的“蓝氢”竞赛里继续躺赢。


阅读上文 >> 科普 | 电解水制氢系统效率解析
阅读下文 >> 科普 | 电解槽的大修全流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h2fc.net/Technology/show-4057.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