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本页分享到“朋友圈”中。
2025-08-27 来源:中国能源网 浏览数: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产销数据显示,今年6月,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为188辆,同比下降81.5%;销量为251辆,同比下降76.4%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产销数据显示,今年6月,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为188辆,同比下降81.5%;销量为251辆,同比下降76.4%;1—6月,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产量为1364辆,同比下降47.2%,累计销量为1373辆,同比下降46.8%。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分支,氢燃料电池汽车因全球对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日益迫切,发展前景备受瞩目。然而从市场表现来看,当前该领域发展明显滞后于纯电动汽车,整体市场增长显乏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态势折射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面临的系统性难题,未来仍需在政策协同、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实现突破,推动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从示范应用转向规模化发展。
■■发展步伐放缓
2020年9月,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提出将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政策,调整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支持政策,示范期为4年。2021年8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的通知》。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撰文指出,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取得重大成就:一是产品性能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二是关键零部件实现创新突破,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三是燃料电池成本大幅下降,电堆成本已经从2017年的每千瓦15000元降至每千瓦1000元,系统成本低于每千瓦2000元。在部分场景已达到可市场化推广水平;四是大大促进氢能供应系统发展;五是累计推广数量接近3万辆,居世界第二。而且形成了有我国特色并符合世界发展方向的,以商用车应用为主的市场路线。
今年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收官之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示范应用工作即将进入尾声。不过从产销数据来看,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总体仍不及预期。今年上半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产销量同比降幅均接近50%,与同期纯电动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50.1%、46.2%的态势形成强烈反差。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增长乏力,与首轮示范应用政策即将到期、市场及资本开始持观望态度有关。
“示范应用项目结束后,燃料电池汽车发展遇到了瓶颈。”董扬指出,一是市场化推广需要一定的市场规模支撑。示范应用项目政策期结束,当前已出现市场规模萎缩的迹象;二是燃料电池产业链相关企业,绝大部分处于创业中期,处于亏损经营状态。如果不能继续发展,则难以为继,极可能破产倒闭,良好的发展势头将被逆转。
■■经济性短板突出
除政策因素外,氢能产业面临的核心技术壁垒高、成本高、基础设施不足等难题,同样制约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
氢燃料电池汽车经济性短板较为突出,目前难以形成规模化商业运营。“降低加氢成本是当前燃料电池汽车最快实现经济性的方式。购车成本与加氢成本高导致经济性依然弱于燃油车与动力电池汽车,短期推广局限于示范项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
不同于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乘用车领域发展缓慢。一位氢能企业人士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谈到,氢燃料电池的性能与寿命已能满足乘用车的使用需求,然而燃料电池、储氢系统等成本偏高,长期制约其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要在乘用车领域实现发展,关键在于降低燃料电池的成本,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提升氢源供应的便利性。”
另外,加氢站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的关键。然而,当前加氢站数量不足,且多远离市中心,导致车主加氢不便捷,甚至部分加氢站因业务量少而暂停运营。国金证券指出,当前加氢站覆盖率与氢车全生命成本仍是未来持续放量的核心制约,全生命周期成本平价与针对性补贴将成为下一阶段重点。
多家氢能企业2024年年报业绩惨淡,也反映出行业整体发展的问题。以亿华通为例,其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67亿元,同比减少 54.21%;归母净利润为-4.56亿元,同比下降87.68%。亿华通称,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承压的背景下,公司资金周转压力持续增大,影响了产业链订单项目的推进,且燃料电池行业尚处于商业化的初期阶段,市场的产销规模总体偏小,行业竞争加剧叠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市场需求的持续释放。
■■呼吁利好衔接政策
事实上,尽管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规模总体仍偏小,但当前产业链内诸多企业仍在积极投入相关产品研发。
重塑能源表示,未来将继续向低价氢市场拓展渗透,依托钢铁、焦化、石化以及氯碱等领域低价氢资源和本地货运场景,降低运行成本,氢能重卡在此类大宗货物运输场景的增长空间仍然巨大。结合各地陆续出台的通行费减免等政策,拓展氢能重卡在高速、中长途场景的应用,逐步打开市场规模天花板。还将凭借广泛且全面的产品线和合作伙伴,积极推动离网超充等多元领域的商业化应用。
多位业内人士呼吁,应推出氢燃料电池汽车利好衔接政策。董扬认为,继续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经过示范应用项目的推进,我国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大幅降低,在部分燃料电池技术优势突出和应用条件较好的领域,已经可以在优惠政策支持下市场化发展,处于临门一脚状态,继续支持发展意义重大。在氢能的各方面应用领域中,燃料电池汽车是重要的先行领域,失去了燃料电池的应用支撑,氢能能源系统的发展将被严重滞后。另外,燃料电池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提高电堆工作温度,热效率可进一步提高,质子交换膜的贵金属用量也可以进一步降低。
总体来看,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推广需要多方紧密联动合作。政策层面需为产业注入坚定信心并提供持续支持,企业层面需持续发力技术攻关以进一步降低燃料电池系统成本,通过多方合力共同助推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提速。
【延伸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h2fc.net/shichangfenxi/show-1041.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
微信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