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制氢   |  储氢   |  运氢   |  加氢   |  燃料电池   |  氢能汽车   |  冶金   |  其他
当前位置: 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技术应用 >制氢 > 9月13日,在第三届西部氢能博览会期间,陕西氢能分别与宝鸡市人民政府、汉中市人民政府、杭锦旗人民政府座谈交流。陕西氢能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晔,宝鸡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樊艺文,汉中市发改委党组成员、

9月13日,在第三届西部氢能博览会期间,陕西氢能分别与宝鸡市人民政府、汉中市人民政府、杭锦旗人民政府座谈交流。陕西氢能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晔,宝鸡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樊艺文,汉中市发改委党组成员、

2025-09-15 来源:瑞麟氢能 浏览数:7

多种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水能、海洋热能、潮汐和波浪能以及核能)通过水热分解生产氢气的方法已经

多种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水能、海洋热能、潮汐和波浪能以及核能)通过水热分解生产氢气的方法已经得到发展。本文重点介绍基于太阳能和风能的制氢工艺。

图1概括了主要的清洁制氢方法:

图2展示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生产清洁氢气的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基于风能和太阳能的具体制氢工艺:

一、 太阳能电解系统

该系统利用光伏(PV)电池产生的电能驱动电解槽分解水。其核心原理如图所示:

图3:光伏电解装置原理图

电解过程是将水(H₂O)分解为氢气(H₂)和氧气(O₂)的电化学过程。氢离子和氧离子分别迁移至阴极和阳极。产生的高纯度氢气用途广泛(如燃料电池、焊接用氢氧焰)。此方法可实现大规模、环境友好的制氢,并由太阳能供电。

图4:电解水原理图

目前电解槽效率约为75%,目标是提升至90%以上。使用可再生能源供电时,此过程无温室气体排放。

图3所示的典型装置包含一个三结太阳能电池和两个串联的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系统在模拟太阳光(AM 1.5D)下运行,电池温度通过水冷系统维持在25℃。两个电解槽串联:水被泵入第一个槽的阳极室,其阴极无输入流;第一个槽阳极室输出的水、O₂混合物进入第二个槽的阳极室;第一个槽阴极产生的H₂进入第二个槽的阴极室。最终H₂和O₂从第二个槽收集,残余水回收到水箱循环利用。电解槽工作温度稳定在80°C(工业标准)。

二、 光伏光热(PV/T)混合电解系统

该系统结合了光伏发电与集热功能,由PV/T板、DC/DC变换器和PEM电解槽组成。PV/T系统为电解槽提供电流并预热进水。利用PEM电解槽(PEMEC)进行的年度测试数据对比了纯PV系统与PV/T系统的月产氢量,表明PV/T系统因热能利用具有优势。

图5:所提出系统的原理图

图6:PV和PV/T月制氢量的比较

建立的PV/T-PEMEC系统模型有助于研究辐照度、水温、水流量等因素对产氢的影响。实验研究(装置见图7)验证了利用PV/T混合能源(电能驱动碱性电解槽,热能加热背板循环水)制氢的可行性。在优化配置下,系统最大产氢速率达154 mL/min,效率约21%,日产氢量约221 L/天。

图7:实验装置与热电偶位置

三、 风能电解系统

风电解系统主要由风力发电机、变流器(AC/DC)和水电解槽构成。应用配置多样:

直接配置:风电场直接供电电解制氢,适用于偏远地区。

风电/电网混合配置:无风时电网作为备用电源。

风电制氢并网配置:生产氢气,多余风电输入电网。

风电制氢储能配置:包含储氢系统,可通过燃料电池在需要时发电。

系统核心组件如图8所示:

图8:风电解系统原理

研究表明,利用水平轴风力发电机(HAWT)为碱性水电解(AWE)供电,并用富余氢气通过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总效率可达60%。实验证明一个风/氢系统可为10户家庭供电3天。虽然风电成本相对较高,但通过引入斩波电路调节输入电解槽的波动电能,可提高系统寿命和效率。使用垂直轴风力发电机(VAWT)供电的实验也取得了积极结果。

四、 光电化学/光催化(PEC/PC)制氢

利用光催化剂或光电极(光电化学法)在光照下分解水制氢是另一种途径。

光电化学(PEC): 利用光活性半导体材料(如N型光阳极,P型光电阴极)在光照下产生电子-空穴对驱动水分解反应(图9原理)。其优点在于H₂和O₂在不同电极侧生成,无需额外分离。结构形式多样(图11):(a) 由独立光伏电池供电的单光电极PEC,(b) 并联的双光电极PEC,(c) 串联的双光电极PEC。

光催化(PC): 更简单的水分解方法(图10),反应在均相中进行,无需电极。但存在效率低(需额外能量分离气体)、易达到光稳态限制反应、以及大规模应用复杂等局限。

图9:PEC电池的原理(a);光阳极带金属阴极(B);光电阴极带金属阳极(C)


图10:太阳能氢基光催化系统(PC)方案

五、 生物光解/光化学制氢

此过程利用阳光和生物/化学系统从水中分离氢,可分为光电化学、光化学和光生物途径。光生物过程效率较低,主要用于小规模制氢或研究。

生物光解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直接生物光解: 阳光直接驱动水分解,产生的电子被利用。

间接生物光解: 内源性底物分解提供电子,氢化酶利用这些电子在近零CO₂排放下产氢,并释放氧气。

六、 热解系统

利用聚光太阳能产生高温(约2500°C)直接分解水(热解离),或用于加热分解化石燃料(如天然气)制氢。相比太阳能电解,太阳能热解离(尤其是高温分解化石燃料)可降低制氢成本。

七、 热化学循环系统

该过程结合热源(如太阳能聚热)与一系列化学反应,在较低温度下(相比直接热解)将水分解为氢和氧,使用的化学物质在循环中被回收。避免了直接高温分解对材料和气体分离的苛刻要求。

八、 高温蒸汽电解(HTSE)

与低温水电解相比,高温(通常>700°C)蒸汽(H₂O(g))电解(HTSE)所需电能更低,部分能量由热能提供,从而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核心部件是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图12),由致密电解质(氧离子导体)和两侧的多孔电极(H₂侧阴极,O₂侧阳极)组成陶瓷三层结构。

图12:电化学电池


阅读上文 >> 新概念氢电?AEM/SOC初显峥嵘!
阅读下文 >> 15吨隔膜压缩机就位!中能建石家庄光伏制氢项目首吊成功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h2fc.net/Technology/show-3788.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