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本页分享到“朋友圈”中。
2025-09-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数:6
中新网山西9月2日电 题:精工良建开拓新局 山安化工向“绿”转型——山西安装承建我国首座规模化绿色甲醇项目,再添双碳“国字号
中新网山西9月2日电 题:精工良建开拓新局 山安化工向“绿”转型
——山西安装承建我国首座规模化绿色甲醇项目,再添双碳“国字号”佳作
作者 路丽华 苏晨阳
上海电气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现场。苏晨阳摄
风拂沃野生绿电,秸秆蕴化变“绿醇”。当吉林洮南的连片风场与遍地秸秆完成“绿色对话”,一场“新能源+绿色化工”的产业革命便在此落地生根。日前,我国“十四五”重点能源工程——上海电气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正式投产,年产5万吨绿色甲醇将从这里启程,经陆海联运抵达上海港,登上法国达飞班轮,为全球航运注入“中国零碳动力”。这标志着我国在绿色氢基燃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作为项目承建方,山西建投安装集团(简称“山西安装”)以化工专业技术为笔,在国家绿色能源版图上写下浓墨重彩的“山安答卷”,为打造这张绿色新能源“国字号”名片贡献了山安智慧,为企业在化工领域的高质量绿色转型开辟了新赛道。
施工人员检查设备仪表。苏晨阳摄
作为我国首批规模化绿色甲醇项目,该工程不仅填补了国内外绿醇产业规模化生产的空白,更开创了“生物质+绿氢”协同制醇的全新路径。该项目以生物质为碳基原料,与可再生风能制氢合成生产纯绿色甲醇。相较于传统煤制甲醇工艺,项目通过生物质原料与风电制氢耦合,实现碳减排超70%,每年可消纳秸秆等生物质资源18万吨、绿电2.2亿千瓦时,直接减少碳排放6.5万吨。从田间地头的废弃秸秆到航运领域的零碳燃料,从难以储存的绿电到高附加值的绿色化工产品,该项目成功破解了“绿电消纳难、秸秆利用难”两大产业痛点,构建起“资源—能源—产品—减排”的闭环产业链,为新能源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范本。
“立足白城风光富集、生物质量大的优势,我们正推动‘吉氢入沪’‘醇行天下’从蓝图变为现实。”吉林省白城市主要领导表示,该项目打通了“白城生产—上海加注—全球应用”的绿色通道,不仅助力白城构建“风光火储+绿色氢氨醇”联动发展新格局,更以“新能源+化工”的深度融合,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关键支撑。
在吉林西部绿色化工产业园内,山西安装作为关键力量,携雄厚技术实力与奋斗精神躬身入局,投入到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中。山西安装承揽了气化装置、低温甲醇洗装置、绿氢装置、全场管廊、全厂地埋管、氢气增压机房、气化压缩、循环水装置、污水处理装置、黑水装置、生物质锅炉、生物质颗粒库房和氢气、氧气球罐等十余个关键部分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以“山西建造”的匠心为全球首个绿色甲醇项目筑牢根基,在我国绿色能源建设史上镌刻下坚实印记。
——吊装攻坚,以精准方案破解空间与重量双重难题。面对复杂工况下的吊装挑战,山西安装成立专项小组,由技术专家现场督战,通过定制化方案与多维度演练,攻克三大吊装难关。
低温甲醇洗装置吸收塔吊装作业现场。苏晨阳摄
——极限空间内的精准“绣花”。气化装置吊装是一场技术与默契的双重考验。在视野受限、无吊装孔的复杂框架内,项目部以电动倒链与吊车协同的“巧劲”,通过模拟演练、专项交底,实现设备一次性精准就位。这一“绣花功夫”,彰显了山西安装对复杂施工场景的驾驭能力。
——高空钢构的“毫米级”攀登。从34.5米至56米的钢结构安装,是力与美的极限博弈。单件22吨的庞然大物,需在混凝土强度达标后分层递进安装。山西安装以“分步夯基、逐层攀升”的智慧,将风险化为阶梯,为高空作业树立了安全新范式。
——三机联吊的“平衡术”。74.6米高的低温甲醇洗吸收塔,180吨的“巨无霸”如何避免塑性变形?山西安装以三机抬吊的精密协同——800吨主吊稳控全局,600吨辅吊承托中部,350吨溜尾吊车精准调姿,最终以“单主机递送法”完成这一高难度动作,标志着项目全面转入施工快车道。
极寒应对,以暖心守护保障冬季施工质量。零下30℃的东北冬季,电解槽渗透膜面临冻损危机。项目部以电伴热+保温暖棚的“铠甲”,辅以24小时专人监护,为设备筑起恒温屏障。这一“生命线”工程,诠释了极端环境下山西安装的应变与坚守。
焊接突破,以精细工艺满足高危介质管道要求。作为全球首个绿氢项目,其管道介质涉及氢、氧等易燃易爆物质,对焊接洁净度与工艺提出严苛标准。山西安装针对镍基合金管道(N06600)及大量氧气管、氢气管,制定专项方案:通过三氯乙烯清洗、全管道封堵防护、焊接固定口水溶纸冲氩,再结合系统碱液二次清洗,彻底规避油脂、焊接毛刺等质量通病,确保管道内部洁净度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以此“国字号”项目实践为路标,山西安装在绿色化工转型的大道上迈出了新步伐。据刚刚传来的好消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白杨市400MW风电制氢新能源示范项目施工现场,山西安装人又一次把智慧与情怀挥洒在绿色能源阵地上。升压站施工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工程实体、生产办公楼、危废品库、消防水池及泵房的主体结构也在同步施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400MW装机容量的风电场,可充分利用当地风能资源,年节约标煤约24.7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约82.8吨、氮氧化物约124.28吨、二氧化碳约45.68万吨,还能节水并减少水污染,节能降耗与环保效益显著。
山西安装集团董事长任锐表示,依托洮南绿色甲醇项目的深度探索,山西安装将以点带面拓展绿色能源赛道,从氮气与绿氢合成氨到绿色航空煤油领域,逐步将煤化工施工优势转化为绿色化工核心竞争力。未来,山西安装将加快绿色新能源市场开发,紧盯绿氨、航空煤油等项目态势,力争在绿色能源井喷期抢占先机,为化工行业绿色转型注入“山安力量”。
有序组织冬季施工。苏晨阳摄
从洮南的极寒工地到全球绿氢的技术高峰,山西安装以一次次攻坚克难,定义了新时代的工程标杆。这不仅是钢铁与混凝土的胜利,更是“山西建造”向绿色能源领域迈进的坚定宣言,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标杆。在双碳目标的征途上,山西安装正以“山安速度”与“山安精度”,谱写能源革命的壮丽史诗。
记者述评
能源转型的“山安”答卷
作者 路丽华
吉林洮南的风车转动起绿电的脉搏,田间秸秆蜕变为航运零碳燃料,我国首座规模化绿色甲醇项目的投产,不仅是一次产业突破,更是中国在“双碳”赛道上以实干书写的时代答卷。山西安装作为承建方,以精工良建的匠心与开拓创新的魄力,在这场能源革命中镌刻下“山西建造印记”,这实践彰显了山西国企转型的智慧,也折射出能源革命的坚定步伐。
从技术突破到产业闭环,“十四五”重点项目吉林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构建了绿色能源利用的全新范式。不同于传统煤制甲醇的高碳路径,该项目以“生物质+绿氢”协同制醇,既破解了“绿电消纳难、秸秆利用难”的行业痛点,更为新能源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可复制的商业范本,让绿色发展从理念落地为看得见的产业效益。
从极限施工到品质坚守,山西安装以“绣花功夫”诠释了“山西建造”的实力。面对气化装置吊装的空间限制、高空钢构安装的毫米级要求、180吨吸收塔的三机联吊难题,项目部以模拟演练、专项交底、精密协同逐一攻克;在零下30℃的极寒天气里,用电伴热暖棚守护设备安全;针对氢氧管道的高危特性,以三氯乙烯清洗、全封堵防护等工艺确保绝对洁净。这些细节里的坚守,不仅筑牢了项目根基,更将山西安装化工施工优势转化为绿色化工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转型开辟了新赛道。
绿醇启航,映照的是中国能源转型的壮阔征程。山西安装的实践证明,绿色发展不是遥不可及的蓝图,而是脚踏实地的突破。它需要技术创新的勇气,需要精工细作的匠心,更需要企业主动入局的担当。以此坚守,未来,山西安装必将在绿色能源的浪潮中,书写出更加恢弘的高质量转型篇章。
【延伸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h2fc.net/Technology/show-3778.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
微信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