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本页分享到“朋友圈”中。
2025-08-26 来源:未势能源 浏览数:1
近日,未势能源联合海大清能研发、为巴西NAUTICA公司定制的“国内首制船用移动式氢能发电舱”,经跨洋运输稳步运往巴西港口。该
近日,未势能源联合海大清能研发、为巴西NAUTICA公司定制的“国内首制船用移动式氢能发电舱”,经跨洋运输稳步运往巴西港口。该装备将于9月中旬清关后,搭载于一艘36米的科考船进入调试阶段。
作为我国氢能船舶核心装备首次“出海”巴西,这一突破标志着中国氢能技术正式落地南美海事领域。未来,它将伴随科考团队沿亚马逊河深入雨林,以零排放清洁动力支撑气候考察工作。在监测雨林生态、记录气候数据的每一段航程中,为全球气候研究注入“中国智造”的绿色力量。
自主创新破局 氢能船舶应用“出海”
此次交付的“船用移动式氢能发电舱”,是未势能源针对南美海事场景研发的创新成果。其氢燃料电池系统、储氢系统这两大核心动力模块,均由未势能源自主研发,并提供全套配套服务与技术支持。该系统融合了先进的氢燃料电池技术、模块化氢能管理技术、船舶专用氢安全技术及智能化自适应控制算法,能够高效地将氢能转化为电能,从核心技术层面,为科考船提供稳定的日常电力供应,保障清洁动力的稳定输出 。
在设计层面,系统采用高度集成化的“定制化”模块化集装箱设计,将燃料电池、储供氢系统等关键组件完整地纳入集装箱内,可直接固定于船舶甲板。这一创新设计,不仅大幅简化了安装流程,还显著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与维护便利性,有效节省船舶空间。与传统船用燃油发电系统相比,该系统能显著降低碳排放,真正达成“绿色航行 + 绿色科考”的双重目标,为海事领域的低碳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且极具操作性的技术方案 。
这一海外落地成果并非偶然,背后是未势能源在氢能船舶赛道长期的深厚技术积淀。此前,未势能源已携手海大清能,完成我国首艘氢燃料电池海上交通船“蠡湖未来”号从研发、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全部工作,并推动其成功下水。当前,依托平台化、模块化的产品开发体系,未势能源的相关技术可灵活拓展至游艇、渡船、高速船、船员交通船、引航船、系泊作业船、锚泊作业船等多款船型。这为此次出海装备的可靠性与适配性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充分印证了中国氢能船舶技术已具备广泛的多场景应用能力 。
即将亮相COP30 全球舞台彰显中国氢实力
此次未势能源与巴西NAUTICA的合作项目,自启动推进以来,便获得了中巴两国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巴西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中国驻圣保罗总领事馆,均给予了重要的指导与协助,这充分彰显出两国在推动绿色能源技术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坚定决心,为项目的顺利落地搭建起了稳固的桥梁 。
早在8月15日长城汽车巴西工厂的开幕仪式上,该氢能科考船模型就已作为核心展品精彩亮相。巴西总统、副总统及千余名政界人士、产业链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中巴绿色合作成果。这一亮相,不仅让国际社会提前领略到中国氢能技术的强大实力,更夯实了两国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的合作基础,为后续更深入的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铺平了前行的道路 。
更值得关注的是,搭载该氢能系统的示范船舶,将于2025年11月亮相巴西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届时,这艘承载着中国氢能先进技术的船舶,将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它不仅是我国氢能船舶装备首次“出海”巴西的标志性成果,更将向国际社会直观地展现中国在海事绿色技术领域的创新实力与引领地位,成为中国氢能技术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一张重要名片 。
以氢为纽带 共绘全球海事领域新图景
从“蠡湖未来”号在国内取得的重大突破,到船用移动式氢能发电舱成功落地南美,未势能源携手行业伙伴,一步一个脚印地将中国氢能船舶技术,从“自主创新”的国内阶段,稳步推向“国际认可”的全球舞台。此次与巴西NAUTICA的合作,不仅为巴西海事行业的绿色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更开创了中国氢能船舶核心装备“走出去”的先河,为全球海事领域清洁能源的应用,树立了可供借鉴的“中国范例” 。
展望未来,随着COP30的日益临近以及项目的持续深入推进,中国氢能技术将在更为广阔的国际舞台上充分发挥价值。未势能源也将继续秉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发展理念,持续拓展氢能在海事领域的应用边界,全力推动全球海事行业加速向低碳、零碳方向转型。在人类能源可持续发展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征程中,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
【延伸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h2fc.net/Technology/show-3661.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
微信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