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制氢   |  储氢   |  运氢   |  加氢   |  燃料电池   |  氢能汽车   |  冶金   |  其他
当前位置: 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技术应用 >氢能汽车 > 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迈向提质增效新阶段

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迈向提质增效新阶段

2025-09-26 来源:中国能源报 浏览数:83

“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2.8万辆,商用汽车领域示范规模国际领先,累计建成加氢站超500座。”中国汽车技术研

“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2.8万辆,商用汽车领域示范规模国际领先,累计建成加氢站超500座。”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汽数据编撰的《氢能汽车蓝皮书:中国车用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在政策驱动下,燃料电池汽车市场需求持续释放,示范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重卡成为新兴市场示范热点车型。京津冀、广东、上海、河北、郑州五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和四川等典型区域产业发展与示范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按照相关政策,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群的补贴将于今年年底到期。那么,补贴退出后氢能产业如何持续发展?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多少?

示范成效突出

《蓝皮书》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五大城市群燃料电池汽车新增1.6万辆,城市群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占全国70%左右。

在国家氢能产业规划引领下,多地开展了将氢能作为能源管理的政策监管机制探索与创新。目前,已有广东、河北、吉林、海南、内蒙古、四川、青海、新疆等多个省区,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建设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和制氢加氢站,并规定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不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许可证。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以来,各地氢能车辆高速交通优惠政策引发广泛关注。截至2024年底,山东、吉林、陕西、湖北、四川、青海、内蒙古、山西等地明确出台氢能车辆减免高速公路通行费政策。

“氢能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减免是推动购车补贴向运营补贴转型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尝试。高速公路通行费减免将与示范城市群政策协同,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对于提升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激励作用。”中汽中心中汽数据高级工程师王建建说。

核心技术、经济性仍存挑战

尽管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体系和示范应用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但仍然面临着氢能供给不足,核心技术还需补短板,成本经济性尚未突出等多重挑战,主要表现为政策机制还需完善,市场供需矛盾突出,车用供能车用氢能供给不足,氢能规模化应用竞争力不足,车辆购置成本高、加氢难、加氢贵等挑战和制约。

虽然氢能已被纳入能源管理体系,但具体到地方氢能项目审批还需要进一步引导。《蓝皮书》分析称,多数地方仍把氢能作为危化品管理,还存在对氢安全认知不足,非化工园区作为能源使用的电解水制氢难储运,缺乏统一的加氢站管理规定等问题和挑战。氢能产业政策供给仍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侧发展期望。

从各地发布的氢能引导性政策来看,普遍侧重于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燃料电池和电解槽装备,盲目跟风、同质化竞争和低水平建设苗头有所显现,需要防范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现象,引导和规范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地方产业保护壁垒仍存,部分城市存在本地企业优先倾向,导致市场分割,阻碍技术优胜劣汰。各地开展氢能高速示范应用较为分散,氢能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减免政策主要由各省份单独实施,缺乏互利互认,燃料电池汽车跨区域运营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王建建认为,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区域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尽快实现商业化生态闭环,从而取得系统性突破。

即将迎来产业重要机遇期

《蓝皮书》预测,未来10至20年将是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继续发挥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引领作用,与纯电动技术路线形成差异化互补,引领燃料电池汽车销量迈入十万、百万级新高度,有效带动氢能在交通、工业、能源、电力和建筑等多场景应用,我国制储输用氢全产业链综合竞争力将大幅提高。

展望未来,随着示范应用政策驱动产业供应链不断完善,产品技术水平不断成熟,市场需求持续释放,燃料电池汽车电池系统及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提高和规模效应形成,带来的购置降低效应也越发突出,氢能供给环节成本也将快速下降,一系列有利因素将带动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快速增长。

《蓝皮书》认为,2025年,汽车仍然是氢能产业的先行领域和重要场景,示范城市群将加快发力,完成收尾指标,氢能车辆高速公路免通行费持续优惠加持,同时燃料电池汽车续驶里程,耐久性和经济性不断提升,示范推广规模进一步扩大,预计2025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将迈向近万辆大关,到2030年前后,交通领域氢能应用进入规模化商业化发展阶段,燃料电池商用车全生命周期成本将与传统燃油车相当。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国内首条无辐式氢能两轮车动力系统生产线进入试生产阶段
阅读下文 >> 已建成加氢站146座!中国石化成功探路长江沿线氢能交通走廊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h2fc.net/Technology/show-387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