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制氢   |  储氢   |  运氢   |  加氢   |  燃料电池   |  氢能汽车   |  冶金   |  其他
当前位置: 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技术应用 >加氢 > 山东大学李英杰教授:基于石灰石加绿氢制备CaO的低碳水泥生产系统模拟

山东大学李英杰教授:基于石灰石加绿氢制备CaO的低碳水泥生产系统模拟

2025-08-25 来源:洁净煤技术作者:邓雨萌等 浏览数:2

通过Aspen Plus软件模拟了基于石灰石加绿氢制备CaO的低碳水泥生产系统,并与传统水泥生产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在

通过Aspen Plus软件模拟了基于石灰石加绿氢制备CaO的低碳水泥生产系统,并与传统水泥生产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在能耗、CO₂排放量和㶲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与传统系统相比,能耗降低19.42%,CO₂排放量降低52.91%,CO₂生成量降低37.55%,㶲效率从31.11%提升至75.63%。此外,合成气的高利润可抵消绿氢成本,实现430.15元/吨熟料的净利润,展现出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基于石灰石加绿氢制备CaO的低碳水泥生产系统模拟

作者

邓雨萌1,2,伍嘉文1,曹洪杰1,李英杰1,2

单位

1. 山东大学 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2. 山东大学 高效储能及氢能利用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引用格式

邓雨萌,伍嘉文,曹洪杰,等.基于石灰石加绿氢制备CaO的低碳水泥生产系统模拟[J].洁净煤技术,2025,31(6):1−12.DENG Yumeng,WU Jiawen,CAO Hongjie,et al. Simulation of low-carbon cement production system based on limestone hydrogenation for CaO production[J].Clean Coal Technology,2025,31(6):1−12.

研究背景

水泥生产是全球CO₂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传统水泥生产过程中石灰石分解产生的CO₂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60%以上。目前广泛研究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面临高能耗的问题。为了实现水泥生产的低碳化,研究者们开始探索新的工艺技术,其中石灰石加氢分解技术因其能够将生料源CO₂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合成气而受到关注。

研究内容

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基于石灰石加氢制备CaO的低碳水泥生产系统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系统的能耗、CO₂排放量、㶲效率及成本,并与采用单乙醇胺捕集CO₂的传统水泥生产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系统相比,低碳水泥生产系统通过将生料源CO₂转化为合成气中的CO,显著减少了后续碳捕集单元的CO₂处理量,从而在能耗、CO₂排放量和CO₂生成量方面分别降低了19.42%、52.91%和37.55%。此外,系统的㶲效率从传统系统的31.11%增加到75.63%,成本分析表明,尽管绿氢的使用增加了系统成本,但合成气的高利润抵消了这部分成本,并实现了430.15元/吨熟料的净利润。

研究结论

(1)与采用单乙醇胺捕集CO₂的传统水泥生产系统相比,基于石灰石加氢制备CaO的低碳水泥生产系统在能耗、CO₂排放量和CO₂生成量方面分别降低了19.42%、52.91%和37.55%。

(2)低碳水泥生产系统的㶲效率显著提高,从传统系统的31.11%增加到75.63%,主要得益于合成气的产出和系统内部能量的有效利用。

(3)经济分析表明,合成气的高利润可以抵消绿氢带来的高成本,并实现430.15元/吨熟料的净利润。当绿氢成本低于2.28元/立方米时,低碳水泥生产系统的综合成本低于传统水泥生产系统。

(4)低碳水泥生产系统在能耗、CO₂排放量、㶲效率和成本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展现出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创新点

创新性地将绿氢引入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石灰石分解环节,通过模拟分析了基于石灰石加氢制备CaO的低碳水泥生产系统。研究发现,该系统不仅能够显著降低CO₂排放量,还能有效减少能耗和提高㶲效率。此外,合成气的产出为系统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了该工艺的工业应用潜力。这一成果为水泥行业的低碳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和理论支持。

重要图表

图1 水泥生产系统能耗对比

图2 水泥生产系统CO₂生成/排放量对比

图3 基于石灰石加氢制备CaO的低碳水泥生产工艺的㶲损分布

图4 水泥生产系统运营成本对比


通讯作者

李英杰

李英杰,教授,博士生导师,任职于山东大学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热能工程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CO₂捕集转化、热化学制氢、热化学储能。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任务(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20多项研究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件,转化7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等多项奖励。培养博士生7人、硕士生30余人,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


阅读上文 >> 计划建设19座加氢站!《珠海市加氢站布局专项规划(2023-2027年)》发布
阅读下文 >> 更高续航、更强动力!现代推出重新设计的Nexo氢动力SUV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h2fc.net/Technology/show-3647.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