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行业分析   |  专家观点   |  海外市场   |  其他分析
当前位置: 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市场分析 >行业分析 > 孙旭东、赵玉莹等:我国地方性氢能发展政策的文本量化分析

孙旭东、赵玉莹等:我国地方性氢能发展政策的文本量化分析

2023-01-12 来源:化工进展 浏览数:76

很多地方性氢能产业政策都优先于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氢能产业政策编制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的健康发展。文章系统地梳理了国家和地方氢能产业政策发展脉络,检索了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期间发布的地方性氢能产业政策,聚焦于发展目标、技术路径、应用场景和扶持政策四个维度对政策内容进行文本量化分析,挖掘典型城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的政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性氢能政策整体上在发展目标、技术方向和应用场景等方面与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呈现了高度的一致性,并建立了更适宜地方氢能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

  本文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副教授孙旭东等撰写,收录于《化工进展》期刊。全文转载如下:
 
►摘要:很多地方性氢能产业政策都优先于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氢能产业政策编制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的健康发展。文章系统地梳理了国家和地方氢能产业政策发展脉络,检索了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期间发布的地方性氢能产业政策,聚焦于发展目标、技术路径、应用场景和扶持政策四个维度对政策内容进行文本量化分析,挖掘典型城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的政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性氢能政策整体上在发展目标、技术方向和应用场景等方面与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呈现了高度的一致性,并建立了更适宜地方氢能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氢能应用场景与扶持政策,但产业发展规划仍存在区域间缺乏协同联动、产业链发展路径不清晰、应用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协调、扶持政策的方式力度不一致等问题。文章提出:加强氢能产业全流程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健全“制-储-运-加”产业链、拓宽应用场景、扩大人才储备、建立碳汇政策与推广金融工具等,是推动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与氢能政策编制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氢能政策;发展目标;技术路径;应用场景;扶持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氢能发展满足能源低碳化转型需要,氢在实现净零排放、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方面起着核心作用,预计到2050年可累计减少80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占所需总减排量的20%。全球高度重视氢能与燃料电池的发展,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将氢能上升到国家能源战略高度。国际上,日本是首个发布国家氢能战略的国家,在《基本氢能战略》提出建立全面的氢能社会;美国先后发布了《美国向氢经济过渡的2030年及远景展望》《国家氢能发展路线图》,明确氢能是未来能源领域重要发展方向;德国政府发布了《国家氢能战略》;韩国发布了氢能产业一揽子发展规划,以提高韩国在氢能产业领域的整体竞争力,包含《氢经济实施第一次基本计划》《加氢站策略部署计划》《氢能港口建设计划》《海洋绿氢生产技术发展计划》《氢能产业自由特区计划》等政策。各个国家纷纷制定氢能发展政策,积极探索氢能制造、储存、运输以及应用全产业链的技术路线,推动氢能快速发展。我国也长期致力于氢能技术的发展,并已将氢能作为“双碳”战略的重要选项之一,2022年3月最新出台了氢能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指出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氢能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氢能的发展需要政策的扶持。氢能政策研究也是热点,很多学者已从政策跟踪研究、政策内容研究和政策的统计分析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首先,政策跟踪是战略研究的基础条件,学者通过梳理氢能政策的发展脉络,分析政策特征,相关成果包括:王虹研究了北京市的氢能产业相关发展政策;胡佳楠等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梳理了省内的氢能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特征;何青和杨希特分别梳理了国家和地区(省份)的政策;魏凤等梳理了自1990年以来的美国氢能战略的动态变化过程;万燕鸣等分析了各个国家氢能政策的发布情况及产业定位。还有部分学者在研究全球氢能政策时,和我国氢能政策进行对比分析。如:游双矫等辨识了不同于先发展国家的政策路线,指出我国氢能产业目前主要呈自下而上的推动趋势。赵青分析了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氢能发展国家政策及2019年以来我国部分省份政策的差异化。其次是政策内容研究,目前相关学术研究重点围绕氢能技术路径、发展路线与氢能产业扶持措施等内容展开。在氢能技术路径与发展路线相关研究成果中,胡平根据政府政策和科学规划,提出了咸阳市未来氢能产业发展的技术路径;李勋来分析了氢能产业制、储、运、加、用各环节的产业布局;韩笑等分析国内外主要国家及地区的氢能技术路径与产业布局;丁曼对比分析了日本与德国技术路径的差异性;程一步分析了新政策对国内氢能产业的影响;胡佳楠等梳理了省份的氢能政策的发展脉络,并从技术研发、支撑政策以及试点项目三个维度讨论了氢能产业的发展路径;周颖等对氢能发展路径进行判断并对应用场景进行分析;程文姬等分析了国内外氢能利用相关政策各发展历程及氢能应用场景。在氢能产业扶持措施方面,很多学者就碳交易、金融支持等具体内容开展了研究。例如:管煦提出建立氢交易所,提高氢能的经济型、因地制宜发展氢能、加大氢能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等建议;张真和王建东等提出构建与我国“双碳”目标相一致的绿氢政策体系,其中包括充分发挥碳市场等碳价格调节机制的作用,推动绿氢产生的减排量纳入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贾英姿和刘坚在全产业链的顶层设计、立法保障、财税补贴、电价优惠等维度均提出相关建议。最后,聚焦于政策的统计分析研究,主要使用文本量化方法对政策进行统计以分析氢能产业的发展趋势和重点。相关研究有:朱晓宇等使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国际氢能领域的研究力量分布进行研究;黄晓林等对我国氢能源产业政策的发文时间、机构、文件类型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还有部分学者对氢能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统计分析研究,例如:周超峰等借助多种可视化工具多维度对全球氢能进行定量和研究主题聚类分析,全面揭示该领域的发展态势、研究力量和研究热点;何凯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国际氢能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深度挖掘并绘制了知识图谱。
 
综上,目前我国的氢能政策研究以氢能政策发展脉络和建设思路的定性为主,缺少全面、深入的政策内容对比分析及城市层面的量化研究,本文拟通过使用文本量化分析方法对我国地方氢能政策的规划目标、技术路径和应用场景以及扶持政策设定的适用性、合理性与一致性等特征进行辨识,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建议,为我国未来氢能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氢能产业政策总体发展脉络
 
2006年科技部发布的《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正式将氢能与燃料电池写入国家发展规划,开启了我国氢能源的探索阶段。2016年后,《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氢能产业进入产业萌芽阶段。2019年后,氢能政策陆续颁布,两会期间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氢能源,明确要重点发展充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先后出台,氢能在能源系统中的地位逐步提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我国地方性政策方面,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是发布政策最早的地区,2017年率先发布了《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2018年张家港、苏州、如皋、武汉、大连、佛山先后推出氢能产业政策,2019年广东、山西等10个省份将发展氢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截止2022年6月1日,我国绝大数省份/直辖市均在“十四五”规划中布局了氢能产业发展。从各省的政策发文量数量上看,呈现沿海多、内陆少的特征。其中,山东省是政策发文最多的省份,相关政策包括《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泰安市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济南市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共计13份,其次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河北省、上海发文均在10份以上。同时根据政策的属性不同,将政策分为产业规划、实施方案、补贴细则三类,如表1所示,产业规划类政策发布的城市数量最多,且不同城市氢能政策体系完善程度不一,其中北京、上海、佛山三类政策均已发布,是政策体系制定较完善的城市,其他城市的政策体系建立均有缺失。
 
表1 地方氢能政策分类
 
 
2我国地方性氢能政策规划特征分析
 
通过公开检索,对2017年1月1日—2022年6月1日期间的氢能规划政策进行文本量化分析,选取20余个典型城市,从发展目标、技术路径、应用场景和扶持政策四个维度梳理了地方性氢能产业政策特征。
 
2.1 发展目标
 
整体上,我国地方性氢能政策规划与《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国家整体规划相比,定量指标更细化,发展目标设定也更具有雄心,更有助于支撑国家规划目标的实现。据本文对各地政策规划目标的不完全统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值预计将达到1万亿,到2030年,有望出现十倍的增长空间;加氢站数量到2025年有望建成千座以上,但长期难以预测;燃料电池车到2025年将迈入十万辆级,2030年有望突破百万辆。
 
(1)城市目标规划呈现梯队特征,短期目标较明确、远期发展雄心不足
 
产值目标方面,图1所示,短期规划(2025年)出现3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北京、上海、广州、佛山成都、苏州,总产值规划均在500亿元及以上,其中北京和上海(2023年)氢能产业总产值最高,达到1000亿元;第二梯队为大同、长治、大连和嘉兴等,总产值规划均在200——500亿元之间;第三梯队为天津、呼和浩特、六安和潍坊等,产值规划均在200亿元以下。长期规划(2030年)目标,仅有少部分城市在政策规划中明确长期目标,广州和大同分别提出了2000亿元和1600亿元较高的产业长期发展目标,其他城市发展目标不够清晰。
 
加氢站建设方面,图2所示,短期规划(2025年)目标出现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北京、上海、长治、广州和大同,建设50座及以上,其中,长治最高,为80座;第二梯队建设在50座以下,佛山、嘉兴、成都等建设20——50座,新乡、重庆、大连等建设20座以下。仅有二分之一的典型城市在政策规划中确定了长期(2030年)目标,长治、广州和大连规划建成100座以上加氢站,其次是乌海、佛山、邯郸、青岛、新乡规划建立45——60座加氢站,最后潍坊、六安分别规划建设20、15座,天津、常熟等城市在加氢站建设上没有制定长期规划。
 
燃料电池车推广数量方面,图3所示,短期规划(2025年)目标出现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佛山、北京、上海、苏州,均提出万辆目标,第二梯队的规划目标在3000——10000辆之间,包括大同、长治、广州、武汉,第三梯队的城市为嘉兴、成都、潍坊等,其燃料电池车推广数量均在3000辆以下。长期规划(2030年)目标,只有大同、长治、佛山等8个城市给出了发展目标,其中,大同规划推广数量最高57000辆,其次是长治44600辆。
 
 
图1 典型城市氢能产业总产值规划目标
 
 
图2 典型城市氢能产业加氢站规划目标
 
 
图3 典型城市氢能产业燃料电池车规划目标
 
总体上,城市规划目标差距悬殊,呈现梯队特征,例如:2025年氢能产业总产值北京、上海与乌海的产值规划差距在10倍以上,差距悬殊。同时,所有典型城市均有明确的短期规划目标,但有一半以上城市长期目标不清晰,雄心不足。
 
(2)规划辐射时间的统一性、建设难度和区域协同问题突出
 
氢能产业规划辐射时间长短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性。张家口、大连规划目标设定到2035年,常熟、六盘水、长治等城市设定到2030年,上海、北京等城市仅设定到2025年。
 
多数地区氢能产业发展现状与目标规划差距大,部分地区目标过于激进,建设难度大。例如:长治规划到2025年建设加氢站80座,高于北京和上海;大同提出到2030年实现推广57000辆燃料电池车,较2025年提升10倍,规划目标建设强度过大、增速过快。此外,经过对现有规划的统计发现,加氢站总量与燃料电池车总量之比为1:100是较为合理的范围区间,而长治、大同平均1座加氢站需要为约250辆燃料电池车提供保障,加氢站数量存在难以满足车辆常态化加氢需求的隐患。
 
省级政策与地方政策之间目标缺乏联动性,省规划整体保守。例如:河北省到2025年提出全省产值达500亿元,仅张家口规划就达到260亿元,同时省内邯郸和唐山等都在积极发展氢能产业;江苏省规划到2025年建设50座加氢站,省内苏州、常熟和昆山三地区合计规划建成49座加氢站,仅三座城市就可完成加氢站建设目标。同时到2025年仅苏州的燃料电池车推广目标就覆盖了江苏省的规划数量。
 
2.2 技术路径
 
地方政策的技术路径基本包括了国家中长期规划中氢能产业各环节的关键核心技术,除了部分氢能科学机理与氢安全规律等基础研究在政策中不明确外,各地区结合区域资源属性和城市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地方氢能技术创新方向与产业化的技术发展路线。地方规划中布局的相关氢技术涵盖了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站、燃料电池全产业链领域。其中,制氢技术路径主要聚焦于化石燃料制氢、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三类技术;在储氢技术选择上,根据不同专家对技术的研判,主要有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态储氢及有机液体储氢;在运氢环节,涉及长管拖车运氢、液态运氢及管道运氢三类技术方案;在加氢站维度上,更注重加氢站用途,分为公交/环卫/物流专用加氢站和油/气/电/氢混合加氢站两类;在燃料电池维度上,主流选择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
 
(1)不同城市在技术路径的选择上存在差异,呈现多元化发展形态
 
如图4所示,在制氢方面,城市选择集中在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上,仅有上海、大同、长治在其规划中明确发展化石燃料制氢技术,并开发二氧化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各个城市在制氢环节并非单一路径发展,近九成以上的城市鼓励发展两种以上技术,其中上海、长治等城市在规划中发展三种制氢技术。
 
在储氢方面,主流的储氢方法为高压气态、低温液态储氢。其中有近四分之三的典型城市在规划中选择发展高压气态储氢和低温液态储氢技术,对固态储氢及有机液态储氢技术选择的城市均不足二分之一。近八成的典型城市在规划中鼓励发展多种技术方案。
 
在运氢方面,政策中涉及最多的为管道运氢技术。多半典型城市选择发展管道运氢技术,选择长管拖车运氢和液态运氢的城市依次减少。在本阶段有明确规划的城市中,大部分城市选择了两种以上的技术方案。
 
在加氢站方面,加氢站为产业链上游制储运和下游燃料电池应用的重要枢纽,单独建站需要重新选址,成本很高,因此混合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有近九成的典型城市在规划中明确建设油/气/电/氢混合加氢站,潍坊、长治、大连规划建设公交/环卫/物流专用加氢站。
 
在燃料电池方面,发展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城市数量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相比略多,北京、潍坊、大同等8个城市均发展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北京、青岛、常熟等6个城市规划发展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其中北京、大同、广州在规划中发展两种燃料电池。
 
总体上,不同城市在氢能产业链路径的选择上存在差异,氢能路径选择呈多元发展形态,例如:北京、上海在氢能产业链多阶段均选取多元发展路径,但方案的选择存在显著差别,运氢阶段上,上海选择管道运输技术,北京更侧重于长管拖车技术。
 
(2)产业链还未彻底打通,产业链路径发展不清晰,各环节关注度不均衡
 
如图4所示,北京、青岛、潍坊、大同、佛山、邯郸、大连、六安和成都技术链已全覆盖,但仍有很多城市的产业链存在短板,如:苏州缺失储氢环节;苏州、常熟、张家口、新乡、武汉等缺失运氢环节;加氢站环节缺失具体规划的城市最少,仅广州、武汉2个城市;而上海、天津、长治、张家口和呼和浩特等近一半的城市在燃料电池环节规划缺失。总体上,普遍对制氢、储氢、加氢站的关注度较高,在运氢和燃料电池阶段发展方向不明确,关注度不足。
 
 
图4 典型城市氢能产业链技术路线图
 
2.3 应用场景
 
地方政策中氢能应用场景相比于《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更加具体和丰富,也从侧面反映出地方发展氢能的实际需求。梳理发现氢能应用呈现出不同形态的聚集应用场景,主要划分为氢谷/氢能小镇/城市、氢岛/氢港、氢能产业园区/基地、产业集聚区/产业链生态及示范区/示范城市。短期内规模化应用场景主要聚焦于燃料电池车,其中包括重卡、港口、市政车、环卫车等。中远期布局为分布式发电、热电联供、备用电源等场景。
 
(1)氢能产业聚集有特色差异,呈现不同的聚集特征
 
表2所示,在氢能产业聚集的规划上,白城、成都等15个城市提出打造氢谷/氢能小镇/城市,佛山、青岛、张家港、舟山打造氢岛/氢港特色目标;常熟、长治、成都、大连等16个城市计划创建氢能产业园/产业基地,为氢能产业发展创立特殊的区位环境,保护产业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常熟、大连、广州、嘉兴等12个城市建立产业集聚区/产业链生态,集聚氢能源全产业链条上的优势生产企业,形成产业规模集群;北京、保定等10余个城市计划建设氢能示范区,引导氢能产业集中布局,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整体上,不同城市结合本地氢能产业禀赋,打造不同的产业聚集区。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港口氢能经济;中部地区以河南、河北作为代表,基于汽车工业制造基础,打造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园;西北地区乌海等城市能源资源丰富,规划建设氢能产业原料供应基地等。
 
表2 地方氢能产业聚集发展定位
 
 
(2)地方氢能产业基于自身优势拓宽应用场景
 
应用类型上,主要集中在交通领域,以氢燃料电池汽车为主。到2025年,全国预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规模约103 000辆,客车、物流车是主要的推广方向。随着燃料电池技术的成熟,重卡和乘用车的规模将迅速扩大,在氢燃料汽车保有量的占比将不断增加,也将发挥氢燃料电池的长续航里程和重承载力的优势。
 
分布区域上,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和加氢站的建设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非交通道路领域方面,船舶的应用与推广聚集在上海、天津、青岛等“临海”或港口城市,如图5所示。
 
总体上,氢能应用场景的拓展主要依据城市的发展原则。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经济基础较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相对完善,是加氢站设备和车辆推广应用的先发示范城市。而“临海”或港口城市依托完善的海运交通的地理优势,重点发展氢燃料电池近海、内湖、内河旅游船、公务船舶、港区作业船舶、渔船、游艇、客船等船舶及关键零部件。
 
 
图5 燃料电池车类型分布图
 
2.4 扶持政策
 
在《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中,扶持政策内容重点是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地方规划政策不仅包括了提供精准化、差异化金融服务、鼓励创业投资与上市融资等重点内容,而且更加注重因地制宜,深化细化扶持方案。总体上,地方氢能产业扶持政策主要分成补贴政策和奖励政策两个维度,其中许多地方制定的奖励政策是具有探索性的“以奖代补”政策改革。
 
(1)补贴政策辐射范围大、维度广,不同地区补贴方式存在较大差异
 
相关规划中补贴内容的重点依次为燃料电池车推广、加氢站建设运营、科技创新、企业发育等方面,不同地区政策的补贴力度及方式均存在差异。例如:佛山、青岛、长治等地区对新建日加氢能力500公斤及以上的固定式加氢站均设有补贴,其中补贴金额最大的是青岛,给予900万元补贴,佛山和长治为800万元补贴,而老河口和武汉为300万元。扶持方式也不尽相同,关于企业发展培育,新乡市对于设备投资额度超过1 000——10 000万元的企业,分别给予6——10%补助;上海青浦区对自用生产办公用房的企业给予租金扶持。
 
(2)奖励政策细则不完善,作为新的探索方式其运行效果有待验证
 
奖励内容的重点依次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发育、产业化应用、加氢站建设等方面,和补贴政策相似,奖励力度及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对于获得重大突破,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并满足产品形成开票销售,如皋、长治、乌海分别奖励100万元、100万元、150万元;奖励方式也不同,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济宁关注首套创新产品和院士工作平台建设;老河口提出建立科技创新基金,对科创团队进行奖励;乌海提出了专利产品、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的奖励制度。
 
总体上,氢能产业的扶持政策不完备,普遍在氢气制取、储运环节缺失扶持补助,且补贴和奖励政策的细则及标准不明确、不统一。同时,对研究期内所有政策不完全统计,仅半数的政策规划涉及扶持措施,仅有三分之一的政策规划有相对具体、详细的扶持标准及细则。
 
3政策建议
 
现阶段氢能产业发展仍存在诸多瓶颈,特别是氢能应用场景不足、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及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等环节经济性问题严重制约了氢能产业的发展,不利于营造良好的氢能产业投资环境。为推动我国和地方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合理制定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以下相关政策建议。
 
(1)加强氢能产业全流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降低氢能供应链成本
 
针对“绿氢”及“蓝氢”制氢成本高、储氢加氢设施功效及经济性差、区域氢能供应不足、运输管道及加氢站建设滞后等氢能产业短板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制-储-运-用”全流程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产业链技术装备的“卡脖子”问题,推进制造国产化,从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及用氢各环节降低“用氢”综合成本,提高氢能产业竞争力与经济性。具体建议有:制氢环节,鼓励降低“绿氢”生产中的电费,并对制氢设备购买给予优惠,政策扶持推广CCUS技术规模化应用,综合降低氢气的生产成本;储运环节,推进国家公共运氢管道网络建设,降低用户端的运输与储存成本;同时加快完善掺氢、自制氢等安全标准,推广天然气管道掺氢提纯、站内/园内自制氢等实时用氢模式,节约储运成本;加氢站方面,一方面加大加氢站建设力度及优化布局,并协同推广公共交通、商务车等氢燃料汽车应用,丰富加氢站用氢维度,提升加氢站的用氢效率及保障加氢站用氢规模化和稳定性,另一方面,考虑加氢站投资建设的合理性,提高加氢站工艺水平与运营能力,减低运行能耗与运维成本。
 
(2)健全“制-储-运-加”产业链并加强行业领域间“氢能消费”应用场景的联动
 
做出统筹协调,建立完善均衡的产业链,加强对制储运环节的规划、注意应用场景和上游产业链的联动性问题。在保证产业链均衡发展的同时,以示范区、示范项目为牵引,进一步扩大应用场景。推广氢能作为绿色低碳工业原料在石化、化工、钢铁等工业和建筑领域的应用,助力深度脱碳。利用热电联供系统,通过纯氢管道、天然气管道掺氢等方式开发氢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属性,为家庭生活供能供热,打造氢能进万家的应用场景。
 
(3)发挥资源、产业与区域聚集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差异性、定制化的城市氢能产业
 
打破地域限制,充分挖掘不同城市、区域的氢能产业资源、技术、制造和市场优势,寻找差异性、定制化的氢能产业协同发展的路径和实施方案。建议在制氢环节,利用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资源和产业优势,开展规模化副产氢纯化,并通过开展煤化工产业碳捕获、利用与封存制备“蓝氢”,依托西北、西南地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谋划布局绿氢生产基地,建立大规模、低价格绿氢生产供给产业;在沿海地区,依托核电资源和海上风电资源,布局核电制氢和海上制氢。在氢储运和加氢站方面,开展天然气管网掺氢等试点,依托“西气东输”天然气管网,通过在天然气管网中掺氢气,建立起“西氢东送”掺氢天然气管网;充分利用现有加油站和加气站体系,建立完善油气加氢站综合站更新改建,以油气基础设施为基础打造全国加氢站网络。
 
(4)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坚持人才中长期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对产业发展的科学研判,挖掘氢能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短板问题,提升自主研发能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对燃料电池电堆、低成本制氢、储运氢和加氢站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和装备进行专项攻关,以头部企业、大型研究平台、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建立开放合作与创新平台,加大全球氢能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并开设氢能源技术培训专业,扩大国内氢能专业技术型人才储备。通过人才建设,提升自主能力,推动创新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氢技术问题,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5)加强碳汇政策与金融工具应用,建立均衡、长效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加快建设碳交易中心氢能产业板块交易机制,建立完善的清洁氢认证、碳减排核算方法体系、碳交易机制等创新制度体系,推动碳市场对氢能产业发展。促进绿色低碳的方式氢生产的碳减排量纳入CCER市场交易,完善氢能碳汇政策,充分发挥碳市场对氢能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持续加大对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燃料电池汽车购置、技术研发等产业环节的优惠福利和财政补贴,加强短板环节扶持,突出制储运全产业链环节的扶持政策,保持全产业链均衡发展。消费端上,要完善燃料电池汽车使用的扶持政策,加快氢能产业化应用推广。在使用财税扶持的同时,还应该不断拓展新的扶持方式,如绿色金融、社会资本引入等,构建长效的、完善的、均衡的扶持体系。
 
4总语
 
氢能作为具有高效供能效应的清洁能源,在全面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推动全球绿色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前景广阔,高质量政策的建立有利于更好的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本文在对2017年1月1日—2022年6月1日期间全国地方氢能产业相关政策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典型城市,从发展目标、技术路径、应用场景和扶持政策四个维度梳理了地方性氢能产业政策特征,并针对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总体上,本文研究的很多地方氢能产业规划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优先发布,尽管在规划目标协同、参数设定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但整体上产业重点的发展方向与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一致,体现了我国规划编制方面研究的科学能力。同时,很多地方政策因地制宜的提出了产业发展的特色目标,挖掘更加符合本地资源优势与能够突出经济性的氢能应用场景,建立适宜本地氢能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与扶持政策。
 
氢能产业的发展政策研究应该是动态的,要科学审视产业发展动态与趋势,强化战略科学的定量研究,未来需要加强产业数字化平台建设与政策规划效力动态评估、修正等方面研究。(1)建立氢能产业大数据平台。氢能产业数据分散、缺乏,严重的阻碍了氢能产业科学化定量研究。亟待建立氢能产业基础数据库,构建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大数据综合平台,并配套建立科学统一的氢能产业发展统计制度。(2)建立政策效力评价与修正体系。政策效力评价是检验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政策的优化与提升。首先建立区域性氢能产业政策效力评价体系与奖惩机制,同时注重政策实施过程评价与后评价,特别是研究政策对产业的影响程度;其次是加强政策内容的融合评价,包括地方政策与国家或省的建设目标、经济需求之间的符合程度以及产业链各个环节间、区域间、产业间的融合程度等。
 

【延伸阅读】

阅读上文 >> 我国地方性氢能发展政策的文本量化分析
阅读下文 >> PEM制氢格局初现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h2fc.net/shichangfenxi/show-478.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