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制氢   |  储氢   |  运氢   |  加氢   |  燃料电池   |  氢能汽车   |  冶金   |  其他
当前位置: 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技术应用 >燃料电池 > 氢能领域!2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氢能领域!2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5-11-24 来源: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 浏览数:14

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分别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共计144名院

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分别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共计144名院士当选。

其中,在氢能领域中,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丁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徐铜文,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马丁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多相催化研究,研究工作集中围绕能源相关的催化反应进行。

科研综述:马丁针对能源和环境中的催化问题,在环境友好、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设计新催化过程,构建新型高效催化剂体系,并结合operando表征手段来解决催化过程中的重要科学问题, 包括:(1) C1化学(合成气、二氧化碳、甲烷、甲醇的转化);(2)氢气的催化制备和输运;(3)废塑料转化。


  徐铜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膜分离科学与技术,为中国均相离子膜的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研综述:徐铜文长期从事材料化工研究,其主要研究方向为离子交换膜、双极膜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和表征,特种离子膜材料,燃料电池和液流电池隔膜,膜组件开发和膜过程设计等。

徐铜文针对离子膜制备和应用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从分子设计出发制备离子膜的新概念,通过聚酰基化、聚杂环化构筑膜的主链,通过离子对、拓扑单体、无机有机杂化、酸碱对等调控离子传递通道,通过层层组装、ATRP等方法构筑膜表面分离层,发展了离子膜多尺度制备和表征新方法,开拓了(双极)离子膜的多种应用领域,取得系列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成果。

据悉,本次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1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9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0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12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7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6人,农业学部8人,医药卫生学部8人。

本次增选后,我国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共908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共1002人。

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平均年龄57.2岁,最小年龄44岁,最大年龄66岁,60岁(含)以下的占67.1%,女性科学家有5人当选。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6位扎根西部边远地区的专家,有8位女性科学家。

全文如下:

关于公布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的公告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选举办法》等规定,2025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7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7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现予公布。

中国科学院

2025年11月21日

图片



关于公布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的公告

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共选举产生7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予公布。

中国工程院 

2025年11月21日

202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

(共71人,分学部按姓氏拼音排序)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1人)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9人)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0人)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12人)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7人)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6人)

农业学部(8人)

医药卫生学部(8人)


阅读上文 >> 天合、阳光、隆基等18家企业入围!中国能建125套电解槽中标候选人公示
阅读下文 >> 搭载亿华通全新260kW液氢燃料电池系统,三菱扶桑液氢重卡H2FC震撼登陆2025东京车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h2fc.net/Technology/show-4122.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