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制氢   |  储氢   |  运氢   |  加氢   |  燃料电池   |  氢能汽车   |  冶金   |  其他
当前位置: 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技术应用 >制氢 > 海德氢能发布大规模风电制氢方案,助力全球最大绿色甲醇项目

海德氢能发布大规模风电制氢方案,助力全球最大绿色甲醇项目

2025-11-20 来源:海德氢能 浏览数:6

2025年11月17日,在首届兴安盟绿色氢氨醇产业基地生态共建发布会上,兴安盟宣布全球最大绿色甲醇项目工艺验证成功,这标志着全球

2025年11月17日,在首届兴安盟绿色氢氨醇产业基地生态共建发布会上,兴安盟宣布全球最大绿色甲醇项目工艺验证成功,这标志着全球首个实现商业化闭环的绿甲醇项目正式落地。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线上致辞,兴安盟委副书记、盟长于吉顺出席并致辞。

该项目产出的绿色甲醇将直供马士基、赫伯罗特等国际航运巨头,有力推动全球航运业低碳转型。项目预计于2027年底形成年产145万吨绿色甲醇的总产能,将成为引领化工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标杆。

定义能源未来

从“电子”到“分子”的P2X革命

在技术演讲中,海德氢能CEO姚昌晟博士以《大规模波动性风电制氢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为题,展开了一场关于能源未来的深刻对话。他谈到:“电子与分子,共同构筑了现代文明的能源底色。如今,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电力,正与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分子能源,通过Power-to-X(P2X)这一关键技术走向融合——这不仅是技术的耦合,更是两个万亿级产业生态的共振。”

他进一步阐释:“P2X并非遥远的概念。大自然用两亿年时光,将太阳能浓缩为石化能源,而我们通过绿氢制备,将这一过程压缩至秒级。这其中最核心的突破,就在于实现大规模波动性风电的高效制氢。”

在随后的分享中,姚昌晟博士围绕波动性功率自适应、电堆构型、材料创新与智能运维系统等关键技术维度,系统解析了海德氢能如何将“不可能”变为“工程现实”。这些经过验证的技术成果,正为“风光电-绿氢-绿色化工”这一全新产业链注入强劲动力,一幅由绿氢驱动的能源变革新图景已然在望。

突破波动性制氢难题

海德氢能助力全球首个商业化绿甲醇项目

在全球首个商业化绿甲醇项目中,海德氢能推出面向大规模风电制氢的HydoLyser® X制氢系统及车间级解决方案HydoPlant。面向风电波动性制氢场景,海德氢能以全新技术体系,以核心单元及材料、电堆结构设计、AI智能系统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根本性解决波动性制氢难题。历时三年,20000+小时验证,超亿元投资,海德氢能全新HydoLyser® X制氢系统实现优异的性能表现:全工况电耗低于4.3kWh/Nm³,实现了10%-120%宽负荷运行(全工况氧中氢含量低于0.3%),且电流效率超过97%。

HydoPlant集成了车间布置建设方案、现场安装维护升级方案、波动性制氢智能控制系统,以及车间级氢安全与数字化体系,打造了新能源集成与制氢运营的一体化工程基础。结合HydoOS智能管理系统与HydoLyser插片式运维技术,年度O&M成本低于3%的CapEx投入。

这些经过验证的成果,不仅为绿色甲醇等产业提供了具备成本竞争力的氢源,更为全球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制氢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本,切实推动绿氢商业化进程。

发布会期间,海德氢能在兴安盟开发区入驻企业合作签约仪式上完成签约,为项目推进提供坚实保障。在随后举行的“兴安盟绿色甲醇产业联盟”启动仪式上,海德氢能作为联盟发起成员之一参与仪式,标志着公司深度融入这一战略性产业生态。


阅读上文 >> 因绿氨市场价格下降!国能百万千瓦风光氢氨项目终止
阅读下文 >> 陕西氢能与神木市政府座谈!推动氢能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h2fc.net/Technology/show-4095.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