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头条聚焦   |  企业动态   |  产业政策   |  海外动态   |  会议报道   |  终端报道   |  项目信息
当前位置: 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行业资讯 >终端报道 > 拓展应用练“氢”功 嘉兴加速布局“未来”

拓展应用练“氢”功 嘉兴加速布局“未来”

2025-08-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数:1

中新网嘉兴8月10日电(记者 左宇坤)在有着“东方氢港”之称的嘉兴港乍浦港区,巨大的龙门吊伸出长长的悬臂,将货物从货轮上吊装上

中新网嘉兴8月10日电(记者 左宇坤)在有着“东方氢港”之称的嘉兴港乍浦港区,巨大的龙门吊伸出长长的悬臂,将货物从货轮上吊装上岸。一辆辆白、蓝、绿涂装的氢能集卡穿梭于堆场和码头间,目前已有100辆氢能集卡在港内运行。

这些氢能集卡展现出不俗的性能:每次加氢只要十几分钟,续航里程约450公里,平均氢耗8公斤/百公里;每年可节约燃料成本约300万元,减少碳排放近1万吨。

 嘉兴港乍浦港区行驶的氢能车。 中新网 左宇坤 摄

这些氢能集卡所属企业羚牛氢能品牌总监徐智敏对中新网记者表示,不同于电车在乘用车领域表现突出,氢能车因为续航长、加氢快,在商用车领域更加适配。

徐智敏提到了氢能车在港口场景应用的一个特别优势:传统油车在启动和停止的环节是特别耗油的,但氢能车不会因为反复启动而特别耗氢,尤其适合需要启停较多的港口作业。

“除了港口,冷链配送也是氢能车的一个很好的应用场景。因为冷链车需要制冷,如果使用电车会大大影响续航,氢能车长续航里程的优势显著。”徐智敏说。

由此看来,如何找到更匹配的使用场景,对氢能产业的未来发展十分重要,也就是做好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的“用”这一环。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指出,中国的氢能产业正从试点探索逐步进入有序破局的新阶段。如果说一些起步更早的国家在技术方面形成优势,那么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则是我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首先,价格是市场准入与规模化的关键门槛。作为能源载体价值链的终极输出变量,其定价水平直接决定了终端市场的规模。

徐智敏介绍,国外很多地方加氢的价格达到每公斤十几欧元;而国内氢气价格在不同城市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加上补贴,多集中在每公斤三十元人民币上下。

其次,如同充电桩之于电车,如何为氢车配备足够的加氢站,成为氢能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

“氢能想要走到千家万户,跟氢气站的布局紧密相关。”浙江联和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从最开始就负责嘉兴港的加氢站建设,公司副总张继华对记者表示,目前为止全国的加氢站还比较少,累计有500多座。加氢站更加充足、氢气供给更加便宜是氢能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还有氢气的安全管理问题。

氢能作为21世纪重要的清洁能源载体,正在全球能源变革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双碳”战略指引下,氢能产业已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更是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与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突破口。

嘉兴是浙江首批发展氢能产业的试点城市之一,嘉兴港区也是嘉兴氢能产业的示范区。化工新材料作为该港区支柱产业,富余的工业副产氢奠定了氢能产业发展的基础,制、储、运、加、用,完整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态正在嘉兴港区加速成形。

一“氢”多“能”,下游应用场景四处可见。立足港口,放眼航运,嘉兴港区启动了64标箱氢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舶的研发,搭载2套240千瓦氢燃料电池组,续航约380公里。

据了解,该氢能船舶已建好,正在联调联试,计划今年8月底正式下水运营,用于乍浦港到下沙港的内河运输航线,未来将进行运营示范和效益验证,打造绿色氢能内河集装箱运输专线。(完)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冲项目 拼创新 抢生产 —— 吉林省制造业暑期奋战忙
阅读下文 >> 三门峡绿氢制加一体科研示范站项目推进会召开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h2fc.net/news/show-670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