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头条聚焦   |  企业动态   |  产业政策   |  海外动态   |  会议报道   |  终端报道   |  项目信息
当前位置: 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行业资讯 >头条聚焦 > 链上京津冀丨氢能产业链:“氢”装上阵 下好“一盘棋”

链上京津冀丨氢能产业链:“氢”装上阵 下好“一盘棋”

2025-08-13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浏览数:4

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目前,京津冀三地氢能全产业链基本贯通,正在合力打造引领全国的氢能创新高地

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目前,京津冀三地氢能全产业链基本贯通,正在合力打造引领全国的氢能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及应用高地。系列报道《链上京津冀》,今天带您看京津冀如何"氢"装上阵,下好"一盘棋"。


本台记者 杨宗钊:

5分钟快速加氢、450公里超长续航,我身旁这个"绿精灵",叫做氢能公交,相比于传统油车而言,它每公里能够节省5毛钱,而且它不排尾气、只排蒸汽。

这抹穿梭在定州街头的绿色,背后是京津冀三地正全力编织的氢能产业生态网。随着《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一条贯穿"制氢-储运-加注-应用"全链条的区域协作路径日益清晰。

当氢能车辆启动,空气中的氧气便与储氢罐里的氢气展开一场完美邂逅。

本台记者 杨宗钊:

吸入的是氧气,排出的是水蒸气,完成这场完美邂逅的是氢能燃料电池发动机。那这款产品诞生在哪里,又有哪些神奇之处呢?带着问题,我们来到了北京。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 吕梓源:

宗钊,欢迎来到北京亿华通。你现在看到的这款发动机就是由亿华通最新研发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这款大功率的氢能发动机上市之后实现了重型卡车的高速运营。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于民:

它的主要关键核心零部件,包括空压机、气循环泵、水泵等,全部都实现了自主化和国产化。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 吕梓源:

宗钊,其实这个氢能发动机还藏着一个小秘密。你看这里,这个空气压缩机作为这个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是由我们京津冀三地联合研发的。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于民:

这款空压机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我们和(河北)金士顿一起联合开发。

空压机是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很长一段时间受制于国外,价格昂贵且供货周期长。河北金士顿与北京亿华通展开联合攻关,并实现了国产替代,产品从30千瓦到300千瓦,为大功率燃料电池装上了"国产肺"。

本台记者 杨宗钊:

我手中这个巴掌大小的叶轮,就是氢能燃料电池的"呼吸之芯",在河北金士顿的车间中,生产线上的激光正在以0.003毫米的精度雕刻着叶片曲面。正是这样极致的工艺,让空气压缩机的转速达到了每秒20万转。就这样,大量的空气被瞬间压缩,并且注入燃料电池堆。

河北金士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燃电事业部总经理 张学智:

这款离心式空压机在国外进口过来要几十万的价格,目前这个价格我们做到了它的二十分之一,除了这款具有高效气动的叶轮,我们还有其他两大核心技术,一个就是我们的高速永磁电机,还有就是动压空气轴承,为了使空压机进行高速的旋转,它得需要一个非常精密的大脑,这就要看我们天津云驱生产的一个高频控制器。

当叶轮进入每秒20万转的超音速状态,任何0.01秒的转速波动都可能引发崩盘,高频控制器就像一个"极限驯兽师",在毫秒级的精度上确保叶轮旋转正常。

本台记者 杨宗钊:

面对每秒20万转的极限挑战,高频控制器如何在毫秒之间确保绝对精准,天津又是如何为这些精密"大脑"提供关键支撑的呢?答案就在这里。

天津海河传媒中心记者 刘艾娜:

宗钊你好,这里就是高频控制器的诞生地。那眼前的这个盒子啊,其实看着并不起眼,但是里面可是存了不少的奥秘,这些电路板上比米粒还小的这些尖端电子元器件,就是在微米级的精度下进行贴装和焊接的。有了数以万计的这些元器件就可以转化为驾驭每秒20万转的物理大脑。

天津云驱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立阳:

自2020年控制器在天津投产以来,我们陆续吸引了全国20多位在电力电子,电机控制以及嵌入式软件具有丰富经验的研发人员,成功组建了一支由清华博士后带队的研发团队。

当天津的精密高频控制器,被运往河北金士顿完成性能匹配测试后,就会被送往北京亿华通进行发动机总装,最终被氢能重卡和城市公交搭载,"北京研发、津冀制造"的产业协同链条就此完美咬合。

本台记者 杨宗钊:

有了强劲的"心脏"和智慧的系统,清洁氢能的"源头活水"在哪儿呢?走,咱们一起去找找答案。曾经让人"头疼"的风,如今成为产业链上游的氢。这里,是全国首个获得绿氢认证的风电制氢示范项目所在地,张家口崇礼。

河北建投新能源氢能科技发展中心安全生产主管 梁晓东:

我们现在日产能可以达到5吨,依据我们的日常产能,可以供应数千辆氢能大巴的正常运行需求。

不仅是张家口风电制氢,昔日的工业废气也变身氢气,河钢集团焦炉煤气副产氢,每年提纯可达20多亿立方米,变废为宝、绿电制氢,正在京津冀多点开花。而即将贯通的张家口至唐山曹妃甸输氢管道,将以1037.8公里的世界最长绿氢管道连接三地,年设计输氢超150万吨的"黄金通道",将推动京津冀氢能一体化迈入规模化时代。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装备工业处四级调研员 李迎凯:

目前我省已基本形成,从氢气制储运加到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及整车研发制造,再到多元化市场应用的,较为完整产业链体系。

中关村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产业联盟秘书长 卢琛钰:

北京的特色实际上就是科创中心,天津的特色本身是港口应用,交通物流的需求,河北的企业也是在进行跟北京和天津的一个联动,从上游的氢能的保供到场景的开放,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协同,三地已经形成了紧密的联动。

本台记者 杨宗钊:

从北京研发、津冀智造,到制储加用,上中下游全链条贯通,京津冀"氢"尽全力、共下"一盘棋",未来,这里将崛起引领全国的氢能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及应用高地。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铁路海运订单爆发!巴拉德2025年第二季度净亏损2400万美元
阅读下文 >> “氢”云直上临空港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h2fc.net/news/show-6671.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