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头条聚焦   |  企业动态   |  产业政策   |  海外动态   |  会议报道   |  终端报道   |  项目信息
当前位置: 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行业资讯 >头条聚焦 > 半个世纪的执着!日本3大布局突破氢能困境,我国祭出3大应对策略!

半个世纪的执着!日本3大布局突破氢能困境,我国祭出3大应对策略!

2022-12-30 来源:前沿材料 浏览数:94

要问谁是行业最安全的能源,氢能通常不会被列入其中。要说氢能不能用在小型乘用车上,有人持观望态度。要说氢能必然会成为这场能源转型的潜力股,又没人会反对......围绕氢能的话题源源不绝,并在这两年达到以前未有之巅峰。氢能的应用越来越广,从工业到汽车领域,大家对于氢能的期待也越来越高。

 要问谁是行业最安全的能源,氢能通常不会被列入其中。要说氢能不能用在小型乘用车上,有人持观望态度。要说氢能必然会成为这场能源转型的潜力股,又没人会反对......围绕氢能的话题源源不绝,并在这两年达到以前未有之巅峰。氢能的应用越来越广,从工业到汽车领域,大家对于氢能的期待也越来越高。
 
2020年9月中国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无论是从减碳还是能源安全的角度考虑,全力促进新能源的发展都是当务之急。而众所周知的是,日本一直是全球氢能领域的引跑者,日本的氢能源专利占据全球30%以上,位居全球第一。日本如此加足马力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目的何在?中日两国关系在氢能领域又当如何发展呢?
 
一、日本为何如此执着氢能
 
是历史趋势也是“情势所逼”!
 
作为一个国土面积小、资源匮乏、又四面环海的国家,除了海洋是日本天然可以依赖、可以称得上取之不竭的资源,日本其他资源相对都比较匮乏。
 
但日本也不是一直都这么匮乏,也不是什么资源都匮乏。
 
首先,我们都知道的一点,日本渔业资源、森林资源、水能都十分丰富。其中,水资源多意味着水力发电、利用水制氢都十分占优势。
 
在矿产资源这一块,日本虽然总体量不多,但还是有一些储备,比如金矿、银矿这类贵金属不算少,比如地处火山带而带来煤炭、硫磺等资源储备丰富(但日本煤炭杂质多、开采困难,还需依赖进口),比如日本的铜矿、稀土资源也有大量储备。
 
问题在于,日本资源种类虽然不算少,但大多数资源量都比较少,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常常调侃日本酷爱买矿。
 
2020年3月,作为新国际资源战略(New International Resource Strategy)的一部分,日本发布了关于如何确保关键矿产和材料供应链安全的最新观点,呼吁调整矿产的重要性和政策工具,专注于与矿产回收相关的创新。
 
此外,日本的储备将扩大到原来的七种矿产之外,并将储备水平从国内消费的60天提高到180天(部分矿产)。
 
总体而言,要支撑起庞大的制造工业,需要有充分的资源储备,而在种种储备中,石油和天然气是日本进口的大头。
 
我们都知道,日本的石油和天然气严重依赖进口。这一现象,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高峰。抗战时期,日本就曾在中国东北地区搜寻过石油的踪迹。
 
之所以需求量大,主要是经历“二战”后的萧条,日本重化工业等传统资本密集型产业,开始加速追赶,石油作为工业发展的基础,用量蹭蹭上涨。
 
问题来了,很快70年代初和80年代初的两次石油危机,让高度依赖原油进口的日本备受打击,陷入滞涨,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这一情况也迫使日本采取一系列节能措施,并开始寻找新的替代品,也开始重视新能源。这一时期日本能源转型的重心是“核电+液化天然气”,前者供给足,后者则相对清洁。
 
2011年,福岛核事故让全世界震惊,让日本、也让其他核电大国对核电这一能源持保留态度。核电没了,还能用什么?氢能似乎成为当时最合适的选择。
 
二、日本全力推进氢能所布战略
 
2021年11月26日,日本经产省修订的《第6次能源基本计划》将构建国际氢能供应链和扩大氢能推广利用列为优先和重点发展目标。同年12月16日,经产省即将召开的清洁能源战略专家会议的也将氢能发展作为重点议题。可见,日本正加足马力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希望通过部署全球氢能供应链扬长避短,抢占氢能领域技术高地和市场先机,跻身亚洲乃至全球氢能领导者之列。
 
日本着力冲破氢能产业链发展困境,全力推进氢能战略:
 
日本氢能开发无法自给自足,推进多条技术路线布局氢能来源
 
日本因自身资源匮乏,氢能无法实现本土供给,需寻求海外进口解决。为此,日本在制氢路径选择上兼顾多条技术发展路线,建立广泛的全球氢能供应渠道,追求氢能来源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一方面,日本以开展资源外交为主要思路,侧重在海外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制氢环节布局。日本将稳步推进澳大利亚褐煤制氢、文莱天然气重整制氢、新西兰地热制氢、沙特阿拉伯太阳能制氢等跨国合作项目布局,日本氢能专项研究机构HySTRA内头部企业定期开会探讨并分工实施项目建设。另外,日本经产省下辖NEDO除提供项目补贴给予高额资金支持外,还将发挥监督职能,定期审核项目推进进程。同时日本将积极对外输出碳捕集与封存(CCS)、“光触媒”制氢等创新技术,助力伙伴国充分发挥本土资源禀赋,实现“灰氢”、“蓝氢”生产绿色化,“绿氢”生产低成本化。另一方面,日本将同步推进本土氢能供应能力建设,重点发展电解水制氢路线,从革新技术及升级装备的角度提高制氢效率、降低制氢成本,如研发大型化和模块化电解水装置及新型膜组件,削减制氢设备成本并提高设备耐用性。
 
日本氢能供给受航运能力和地缘政治挑战,将携手伙伴国建立稳定供应体系
 
日本氢能供给依赖远程海洋运输,会受到国际航运和地缘政治稳定性的直接影响,因此强大的物流运输能力和良好的贸易关系是氢能产业稳定且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下一步日本将着重加强氢能国际运输体系建设。一是提升海上运输能力。发挥日本造船业、航运业等产业固有优势和技术竞争力,利用绿色创新基金支持企业加速大型商用液氢运输船的相关技术研发,如将船载储罐的结构设计为平底圆筒形提升容量、探索真空绝热技术和绝热材料的最佳组合提高运输安全性等;二是推动国际化的储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对内制定新港口建设计划,对外加大海外液氢装运码头、供应设备、装卸基地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同时强化经产省、NEDO及国土交通省协作,主导大型移动设备的氢填充方法、液化氢运输船及接收站的装卸设备等国际标准的制定。
 
与此同时,日本将寻求构建稳定的双边贸易关系,在选择氢能合作伙伴时将地缘政治因素列为考量因素,打通两国企业对话、政企沟通的双向渠道,及时了解双方需求,促进互利共赢。另外,日本有意主导和推进基于可持续发展标准框架和透明的温室气体核算为核心的国际氢价制定,以促进全球各国基于规则开展国际氢交易,进一步巩固日本在国际氢能贸易中的地位。
 
日本氢能商用规模化不足,政企联动共建“氢能社会”
 
日本氢能发展受益于政府的巨额财政补贴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但补贴和法令只能解决部分问题,日本氢能商业化仍处于早期阶段,市场竞争力不足,扩大市场规模和消费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接下来日本将主要从氢能应用配套、应用模式方面入手突破市场化瓶颈。一是加强氢能商业化基础建设。日本政府将与氢价值链推进协议会等产业界联盟共同探讨实施加氢站等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并推动产业链各环节技术和安全标准的建立,保证氢能产业市场化的规模化与安全性。二是实施氢能应用与消纳新策略,提升经济性。日本政府将结合各地区情况,将当地工业副产氢、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氢能进行资源整合并统筹规划,联动企业端构建完整的储-运-应用环节兼备的区域工业互联网系统,实现近距离消纳,缩减远程运输与装卸带来的高昂成本,促进氢能市场推广和消费量增长。此外,日本还将发挥其在氢能发电设备和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三、我国的应对政策与建议
 
从日本的全球供应链布局来看,其合作伙伴倾向于欧美、中东以及东盟地区国家。目前,虽有日企开始规划和探索中日合作,但方向多集中于氢能应用角度,显然是看重中国的市场潜力,并非为合力共促发展。因此,于氢能产业本就起步较晚中国而言,相比于日本与多国强强联合以供应链形势发展,中国将陷入单打独斗的境地。未来在氢能技术革新和装备升级方面将面临更多技术及专利壁垒,同时日本与伙伴国共建储运标准、贸易规则,会导致中国在拓展海外市场、参与跨国贸易时陷入被动境地。氢能作为战略型产业,若发展受阻,不仅限制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还将影响中国能源转型、碳中和目标整体战略的推进。因此,中国应审时度势,在加速自身氢能发展的同时抓住契机,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构建中日良性竞合关系。
 
第一,需完善战略规划及立法,并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政府层面应尽快制定氢能产业发展整体战略和清晰的路线图,并在法律或行政法规层面形成制氢、储运及应用等氢能产业链的专门立法,为氢能发展提供系统规划和指导依据。同时聚焦各环节的技术薄弱点,加大CCS、新型催化剂、储氢罐、燃料电池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国产化能力。
 
第二,支持氢能应用均衡发展,铺垫中日合作基础。中国各个地区对于氢能支持的力度不同,但侧重点多为交通领域,这导致中国从氢能应用角度开展国际合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议拓展氢能应用领域的支持范围,加大支持力度,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日间企业的交流和合作。
 
第三,探寻中日合作领域,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中国一方面可与日本在氢能产业各环节的规格、标准方面协调合作,另一方面,两国可在“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的氢能产业项目及氢能产业示范推广等领域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具有深度与广度的互补性合作,共同探索良好的氢能商业模式。此外,中国也应借鉴日本经验,统筹规划国际合作路线,提高中国在国际氢能供应链中的参与度。
阅读上文 >> “三桶油”氢能布局年度总结!
阅读下文 >> 国氢科技获批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h2fc.net/news/show-1696.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