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头条聚焦   |  企业动态   |  产业政策   |  海外动态   |  会议报道   |  终端报道   |  项目信息
当前位置: 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行业资讯 >产业政策 > 国家氢能中长期规划里的 “十大亮点”

国家氢能中长期规划里的 “十大亮点”

2022-03-24 来源:势银能链 浏览数:157

3月23日上午10:00,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有关情况。

 3月23日上午10:00,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有关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我国官方首次发布国家级氢能产业规划。势银能链认为,《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的出台,是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氢能产业进入“加速度时代”。
 
针对此次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势银能链整理亮点如下:
 
 
1.进一步明确了氢能的能源属性、低碳属性,是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
 
《规划》明确,要牢牢把握全球能源变革发展大势和机遇,加快培育发展氢能产业,加速推进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同时,《规划》确定了氢能的战略定位——
 
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氢能、电能和热能系统融合,促进形成多元互补融合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
 
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要加强氢能的绿色供应,推动交通、工业等用能终端的能源消费转型和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绿色发展。
 
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2.多次强调安全,安全成为重中之重
 
《规划》提出,把安全作为氢能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建立健全氢能安全监管制度和标准规范,强化对氢能制、储、输、加、用等全产业链重大安全风险的预防和管控,提升全过程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氢能利用安全可控。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严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氢。
 
加强氢能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研究,建立健全氢能全产业安全标准规范,强化安全监管,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部门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地方政府氢能产业发展属地管理责任,提高安全管理能力水平。
 
推动氢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安全技术协同发展,加强氢气泄漏检测报警以及氢能相关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等先进技术研发。
 
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及时预警氢能生产储运装置、场所和应用终端的泄漏、疲劳、爆燃等风险状态,有效提升事故预防能力。
 
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研究制定氢能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处置技战术和作业规程,及时有效应对各类氢能安全风险。
 
3.强调了多元化示范应用,不再集中在交通运输领域
 
有序开展氢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示范,避免一些地方盲目布局、一拥而上。坚持点线结合、以点带面,因地制宜拓展氢能应用场景,稳慎推动氢能在交通、储能、发电、工业等领域的多元应用。
 
 
(一)有序推进交通领域示范应用立足本地氢能供应能力、产业环境和市场空间等基础条件,结合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特点,重点推进氢燃料电池中重型车辆应用,有序拓展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客、货汽车市场应用空间,逐步建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与锂电池纯电动汽车的互补发展模式。积极探索燃料电池在船舶、航空器等领域的应用,推动大型氢能航空器研发, 不断提升交通领域氢能应用市场规模。
 
(二)积极开展储能领域示范应用发挥氢能调节周期长、储能容量大的优势,开展氢储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峰等应用场景的示范,探索培育“风光发电+氢储能”一体化应用新模式,逐步形成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氢储能等多种储能技术相互融合的电力系统储能体系。探索氢能跨能源网络协同优化潜力,促进电能、热能、燃料等异质能源之间的互联互通。
 
(三)合理布局发电领域多元应用根据各地既有能源基础设施条件和经济承受能力,因地制宜布 局氢燃料电池分布式热电联供设施,推动在社区、园区、矿区、港口等区域内开展氢能源综合利用示范。依托通信基站、数据中心、铁路通信站点、电网变电站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推动氢燃料电池在备用电源领域的市场应用。
 
在可再生能源基地,探索以燃料电池为基础的发电调峰技术研发与示范。结合偏远地区、海岛等用电需求,开展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示范应用。
 
(四)逐步探索工业领域替代应用 不断提升氢能利用经济性,拓展清洁低碳氢能在化工行业替代的应用空间。开展以氢作为还原剂的氢冶金技术研发应用。
 
探索氢能在工业生产中作为高品质热源的应用。扩大工业领域氢能替代化石能源应用规模,积极引导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煤制油气等行业由高碳工艺向低碳工艺转变,促进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4.多次提到绿氢,绿氢迎来规模利好
 
《规划》提出,到2025年,氢能示范应用取得明显成效,清洁能源制氢及氢能储运技术取得较大进展。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
 
再经过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广泛应用,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
 
到 2035 年,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对能源绿色转型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研究探索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支持性电价政策,完善可再生能源制氢市场化机制,健全覆盖氢储能的储能价格机制,探索氢储能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5.提出推进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制氢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技术可将水蒸气高效电解为氢气和氧气,实现90%的电解效率,已成为近年高效制取绿氢的研究热点。
 
本次规划提出推进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制氢技术发展,将对SOEC与SOFC产业带来积极影响。
 
6.提出了把思想、认识与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
 
充分认识发展氢能产业的重要意义,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 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
 
7.制储运体系被多次提及,重要性达成国家共识
 
以安全可控为前提,积极推进技术材料工艺创新,支持开展多种储运方式的探索和实践。提高高压气态储运效率,加快降低储运成本,有效提升高压气态储运商业化水平。
 
推动低温液氢储运产业化应用,探索固态、深冷高压、有机液体等储运方式应用。开展掺氢天然气管道、纯氢管道等试点示范。逐步构建高密度、轻量化、低成本、多元化的氢能储运体系。
 
统筹布局建设加氢站,有序推进加氢网络体系建设。坚持安全为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支持依法依规利用现有加油加气站的场地设施改扩建加氢站。探索站内制氢、储氢和加氢一体化的加氢站等新模式。
 
8.相关财政金融政策向氢能企业倾斜
 
发挥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作用,支持氢能相关产业发展。加强金融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性原则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运用科技化手段为优质企业提供精准化、差异化金融服务。
 
鼓励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按照市场化原则支持氢能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符合条件的氢能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等注册上市融资。
 
9.提倡开展宣传引导,打造发展氢能的良好舆论氛围
 
深入开展宣传引导开展氢能制、储、输、用的安全法规和安全标准宣贯工作,增强企业主体安全意识,筑牢氢能安全利用基础。加强氢能科普宣传,注重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推动形成社会共识。
 
10.强调开展国际氢能贸易的重要性
 
要积极开展氢能技术创新国际合作,促进氢能贸易。积极构建国际氢能创新链、产 业链。积极参与国际氢能标准化活动。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探索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氢能贸易、基础设施建设、产品开发等合作。加强与氢能技术领先的国家和地区开展项目合作,共同开拓第三方国际市场。
 
 
以下为《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全文(重点已用黄色底色标注)——
 
阅读上文 >> 广州石化高纯氢出厂突破300吨
阅读下文 >> 或受政策利好影响,多个氢能企业涨停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h2fc.net/news/show-139.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