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本页分享到“朋友圈”中。
2025-08-06 来源:碳索氢能网 浏览数:20
在欧美氢能项目推进屡屡受挫的时候,这个非洲小国将氢能视为“翻身”的机会。7月8日,远景科技集团打造的全球首个百万吨级零碳氢
在欧美氢能项目推进屡屡受挫的时候,这个非洲小国将氢能视为“翻身”的机会。
7月8日,远景科技集团打造的全球首个百万吨级零碳氢氨项目——赤峰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其32万吨首期工程正式投产;仅过半个多月,7月26日,国家电投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也宣告投产,这是目前投产的全球最大绿氢合成氨项目。
就在国内绿氨项目如火如荼之际,非洲大陆传来了更重磅的消息:7月29日,中国化学七化建与海芬氢能公司签约,拿下纳米比亚海芬氢能年产240万吨绿氨装置的工程设计与建设总承包合同。
这个项目不仅是当前全球最大的绿氨项目,更创新搭建了“中国技术+非洲资源+欧洲市场”的跨国产业链——中国提供技术支撑,纳米比亚输出自然资源,产品主要供应欧洲,有望让纳米比亚一跃成为非洲绿色能源中心。
从200万吨到240万吨:纳米比亚氢能项目为何升级?
这个项目的“野心”其实早有苗头。2023年5月,纳米比亚政府就与海芬氢能签下100亿美元的绿氢项目协议,当时计划年产200万吨绿氢合成氨,分两阶段推进:2027年先实现年产100万吨,2029年全面达产。
而这次签约披露的最新产能已升至240万吨,再次让全球氢能市场为之沸腾。更有意思的是,连一向对氢能“不太感冒”的马斯克,去年10月也主动与纳米比亚绿色氢能专员会谈,提议通过特斯拉的能源援助计划,助力纳米比亚推进绿氢工业化。
要知道,纳米比亚是个1990年才独立的年轻国家,人口仅260万,2024年GDP总量134亿美元,全球排名第146位。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国家,凭什么在氢能领域跑出加速度?
氢能底气:老天爷赏饭吃,政策再添一把火
答案藏在“先天优势”和“后天努力”里。
先看老天爷给的“礼物”:纳米比亚位于非洲西南部,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却坐拥世界级的风、光资源。它是全球风力最强的国家之一,年平均风速超7米/秒;全年日照天数超300天,太阳能光伏系统发电量在相同条件下是德国的2倍。这意味着,用风能、太阳能制绿氢,成本低、效率高,堪称“老天爷赏饭吃”。
再看政府的“后天努力”:纳米比亚把氢能产业当成了国家战略的“核心引擎”。2020年,内阁就正式通过绿色氢能战略,明确了发展方向;2022年11月发布的《绿色氢及其衍生物战略》,更是画出了清晰的“成长路线图”:2030年实现年产100-200万吨可再生氢及衍生物,2040年提升至500-700万吨,2050年达到1000-1500万吨。
不仅如此,纳米比亚还积极“开门迎客”:在非洲内部,计划通过管道向南非等邻国输氢,实现区域能源互补;在国际上,已与荷兰、比利时、德国、日本等国签下多项合作协议,为氢能出口铺好了路。
蓄势待发:纳米比亚氢能大项目扎堆落地
有了资源和政策的双重加持,纳米比亚的氢能版图里,已不止海芬氢能240万吨绿氨项目一个“独苗”。
2023年11月,非洲首个用绿色氢气的工业级零排放钢铁项目在纳米比亚破土动工。这个位于埃隆戈地区的项目,首期投资1300万欧元,将直接推动当地钢铁行业“绿色转身”。
还有埃龙戈地区的DGHV项目,目标是建成非洲首个100%净零排放的绿色社区,计划分四阶段扩产,到2027年实现年产19.1万吨氢气(或110万吨氨);沃尔维斯湾的Zhero项目,则计划2029年起每年生产50万吨可再生氨,预计2026年完成最终投资决策。
纳米比亚部分大型绿氢项目如下:
图源:今日纳米公众号
从“小众玩家”到全球氢能“黑马”,纳米比亚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随着一个个大项目落地,这个非洲国家或许真能实现从“资源富国”到“绿色能源强国”的跨越。
【延伸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h2fc.net/news/show-6609.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网
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
微信扫描关注